返回
包粽子、做香囊,杭州有所高校留学生这样过端午!
发布时间:2022-06-03 13:57:17

“这太难了!”一名金发碧眼的外国学生拿着一根根彩绳,左右手不断交错,专心致志地编织着端午节的特色饰物——五彩绳,不停地用中文发出这样的感慨。

编彩绳

临近端午,在浙江财经大学问津书院门口可以看到墙上挂着一把把艾草,木桌上放着一筐筐中药、彩绳和粽叶,吸引了不少师生的围观。书院里,三四十位穿着各式汉服和旗袍的师生们集聚在一起,正亲手制作具有中国传统端午节特色的香囊、粽子、五彩绳……这是浙江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联合国际书院共同举办的“品节气民俗之美,绽国际交流之花”活动,旨在弘扬中华文化和传承民族精神,让中外师生切身感受端午节传统习俗,共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

本次活动主要有端午习俗科普、DIY香囊、五彩绳和包粽子等环节,现场还为师生们准备了汉服等中国传统服饰,鼓励中外师生一起在古风氛围中欢度端午佳节。

考虑到疫情期间,快递物流运输时间有所滞延,师生们特意从几个月前就开始准备用材,从网上采购了丁香、薄荷、薰衣草、迭香、藿香、金银花等十余种具有驱蚊、散热之效的香料。

“在彩绳和香包的选择上,我们经过层层筛选,特意挑选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样式。在活动前一天,师生们统一采购了新鲜的粽叶以及咸鸭蛋、糯米、红豆和蜜枣等,保证大家吃到新鲜美味的端午节特色食品。”活动主办人、党支部书记刘华婷回忆道。

包粽子

浙财大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刘春燕是活动讲解员,她身着一袭汉服,为台下的师生们科普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台下的中外师生都纷纷举起手机录下刘春燕的讲解全过程,并表示对端午习俗非常感兴趣。

活动过程中,教室里的三张桌子是受大家关注的“主角”。第一张桌子上放着一箩筐各式各样的香囊和十余包香料,香料包装上还特意标注了每种香料的英文名称,以便外国师生辨识。

“古人们在端午节时会佩戴香囊,用于驱邪避瘟。”刘春燕拿起一包印着花纹的香囊,师生们展示、介绍,“放入艾叶菖蒲之后还可以驱蚊虫。”十几个师生围在桌前,捧起一小把香料闻着,在众多香料中选择自己的偏爱,然后自由搭配放入香囊中,制作出拥有各自独特气味的香囊。

香囊制作完毕后,大家可以互换自己的“作品”,品鉴不同的香味。浙财大国际学院的俄罗斯留学生钱多多捧着自己的红色小香囊分享道:“制作香囊是一次很独特的体验,让我对中国的传统习俗与生活有了更深的体会。”

另一张桌子上放着的竹筐上则挂了一根根色彩各异的细绳,这是为师生们编织五彩绳准备的。“每当端午节到来,古人们就会在手上戴五彩绳,可以驱除灾害、迎福纳吉。”刘春燕在讲解端午传统故事的同时演示着五彩绳的编法:“先把这根绕过来,打一个圈,把这根折上去,然后再绕回来……”

如何把颜色不一的细绳编织成一个五彩绳环对师生们来说是一个难题。每根绳子的排布都有规律,只要编错一根,整体的颜色就会不协调。不少外国留学生一边学一边直呼“So difficult!”


活动合影

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李恩慧表示:“由于语言差异,我们在指导外国师生时需要更加有耐心,希望能给外国留学生带来一次有价值的体验!”

“有些编织手法看起来简单,但其实都有讲究,真正操作起来比较困难。”文艺学专业21级学生叶德润说,“虽然成品没有样品精致,但是很享受自己现学现编的这个过程!”

最后一张桌子上,放着粽叶、糯米、蜜枣等制作粽子的原材料,师生们一圈圈的围在桌边。

“将粽叶围成圆锥形状,装入糯米馅料,用勺子压紧,再将粽叶对折,一个标准的粽子就制作完成了。”刘春燕示范道。几位外国留学生的制作手法都还不太熟练,经常出现糯米漏出、粽叶包不住等问题,但在其它师生的共同帮助下还是最终成功制作出了一个完整的粽子。

浙财大国际学院的一名哈萨克斯坦留学生说:“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包粽子,虽然制作出来的粽子并不标准,但是整个制作过程都让我感到非常温暖,有许多同学来帮助我。”

最终制作好的粽子,师生们可以“以生换熟”兑换工作人员们提前准备好的熟粽子,也可以将生粽子直接带走,留作纪念。

“通过举办这次活动,中外学子可以共同感悟民俗之美。既让中国学生更了解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习俗,坚定文化自信,也将中国的民俗魅力传递给留学生,让国外的学生感受到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刘华婷说。

来源: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作者:记者 张晶 通讯员 赵蕾   编辑:陈焕
“这太难了!”一名金发碧眼的外国学生拿着一根根彩绳,左右手不断交错,专心致志地编织着端午节的特色饰物——五彩绳,不停地用中文发出这样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