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科创高地占半壁江山
作为高层次人才的“储备库”,博士后群体对于推动浙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么多的博士后都流向了哪些领域?从全省博士后工作站的点位设置,可以看出浙江未来产业的布局。
在省专业技术人才管理服务平台上,一张博士后概览图一目了然,全省的博士后工作站和在站博士后主要集中在“互联网+”领域、生命健康领域、新材料领域等。
聚焦高度依赖原始创新驱动的三大科创高地,我省立足本地、面向全球,集聚起一批青年创新型人才。“我们致力于打造一支优秀的青年科学家队伍,最终在全省营造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省人力社保厅专技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省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目前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基本实现全覆盖。
随着博士后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一批“好苗子”也跳了出来。傅振海博士后所在的之江实验室—浙江大学联合科研团队,突破超高真空光阱稳定悬浮等系列自主可控关键技术,研制的装置核心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浙江九川竹木股份有限公司的马中青博士后,与企业合作开展对生物质热解气化多联产技术的研发和攻关项目,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绍兴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罗燕博士后团队研究的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标准体系,已在2家企业开展试点,新增销售收入16342.54万元。
接下来,我省将进一步优化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实施更加灵活的人才使用政策和更有效的人才评价激励政策,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定期面向海外顶尖高校开展定向招聘和宣讲会,提高服务事项管理工作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打造博士后人才培养集聚高质量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