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南方有嘉木
发布时间:2023-05-21 16:26:50

“中”字号:“三茶”的融合与发展

如果把茶产业比作一架飞机,茶科技和茶文化就是两翼。

相比于杭州市本级研究机构的“接地气”,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茶研所)的茶科技研究更具前沿性和全局性。

作为西湖龙井茶重要品种“龙井43”的“摇篮”,以科技为先导,中国茶研所的科研一直在进步:建成了国家茶树种质圃(杭州),收集保存了我国20个省份及印度、日本、肯尼亚、韩国等9个国家的各类种质资源共计3700多份,在世界上保存的茶树种质资源种类最齐全、遗传多样性最丰富;在茶树全基因组测序、重要性状关键基因鉴定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茶树新品种的推广,促进了浙江茶园无性系良种化率从2004年的32.6%提高到如今的75%以上,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创制出茶园主要害虫高效性诱剂、LED杀虫灯、双色诱虫板等高效精准绿色防控系列产品,在全国十余个省集成应用超过200万亩,示范区化学农药平均减施76%,茶叶增产12%,高风险农药残留零检出……

“茶科技涉及全产业链,不仅涉及种植环节,还涉及初制、精制及精深加工环节,以及流通环节等,这是一篇‘大文章’。”中国茶研所科技(成果转化)处处长姚明哲说,最近正在准备“党的十八大以来茶产业国家成就展”,该展将在今年的茶博会上展出。

“近二十年来,我们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科技创新,以引领茶学科发展、支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己任,立足浙江、服务全国,取得了显著成效。”姚明哲说,“一片叶子,串起了一二三产业,是带动群众增收、促进共同富裕的主导产业。没有哪一个产业,能像茶产业这样,如此顺畅地让‘绿叶’变‘金叶’。”

在姚明哲看来,茶叶发展,科技、文化和产业是有机整体:“科技与文化赋能产业,而产业则是文化、科技发挥作用的主体,因此‘三茶’必须齐头并进。”

在这方面,杭州有着天然的优势,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三茶”融合的“试验田”。

姚明哲对“杭为茶都”的理解是:“中国是绿茶的主产国,西湖龙井又被称为‘绿茶皇后’。茶研所选址杭州,对于杭州而言无异于‘近水楼台先得月’”。

事实上,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学会、浙江大学茶学系及中国茶叶博物馆等8家与茶有关的国字号研究机构均落户于杭州,并集中了全国近一半的顶级茶学专家。众多茶事活动的频频开展、众多茶研究机构的纷纷设立,使得“杭为茶都”有着充足的底气和实力。

在文化方面,杭州茶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如今,国人眼中的“茶”已化为一种综合性的文化载体。去年11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而杭州的两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西湖龙井、径山茶宴,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可以相信,以“三茶”统筹发展理念推行活态传承,越来越多的古老茶类将与西湖龙井、径山茶宴一样,走向鼓角齐鸣的“复兴之路”。

南方嘉木所迸发的巨大能量,自是显而易见的。

“绿叶”就是“金叶”

郑晖

很难找出第二片这样的叶子,是一杯绿饮,也是一座桥梁;是一方产业,也是一种文化;是推进乡村振兴之道,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没有哪一个产业,能像茶产业这样,如此顺畅地让‘绿叶’变‘金叶’。”这句话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绝佳阐释。

要让“绿叶”变“金叶”,转化是关键,而“三茶”融合发展,必然是正确选择——让文化之美为产业铸魂,以科技之力为产业赋能,以茶科技的硬实力和茶文化的软实力,激发茶产业的无限可能。

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让一片叶子成为一个产业,从传统走向时尚,从历史走向现代,从杭州走向世界,这是“中国茶都”应有的底气、责任与担当。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郑晖 文 记者 刘悦 视频   编辑:高婷婷
杭州网推出专题,宣传杭州实施“八八战略”20周年的历史性变革和宝贵经验,宣传现代化新征程上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的新思路新举措,宣传构建完善“八八战略”抓落实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