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讯 东风浩荡,草木蔓发,又是一年春天里,2023年全国两会大幕开启。
这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重要时刻召开的盛会,全国关注,举世瞩目。
从党的二十大到全国两会,奋斗画卷鼓舞人心,壮阔征程催人奋进。
光荣与梦想同在、憧憬与期盼同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聚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伟力,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阔步前进。
聆听政府工作报告感触颇深
“过去的五年,我们国家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尤其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今年召开的全国两会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自治区文联主席扎西达娃聆听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后感触颇深,他深刻领悟到“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内涵。
中国式现代化的未来,对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更为深刻和紧迫的命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扎西达娃表示,未来工作中,一定要把文艺工作放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叙事场景中去思考和践行,努力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伟大作品,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产品和价值引导,彰显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国家重视西藏文化事业发展
我国是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山河、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
世代生活在雪域高原的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不断交往交流交融,创造和发展了特色鲜明、形态多样、内容丰富的西藏文化。
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西藏文艺事业发展。在公共文化建设上,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市市有群艺馆、图书馆、博物馆和民族艺术团、县县有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和民间艺术团,乡乡有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村村有文化活动室和村级文艺演出队。”扎西达娃说,目前西藏已完善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同时高度注重人才培育培养、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专业和基层文艺队伍已突破10万人。
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得到改善,西藏文艺创作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在党和国家的关心重视下,西藏自治区政府投入3亿多资金,实施全区重点文化项目建设——西藏美术馆。
施工现场,机械轰隆,工人忙碌,生机勃发,西藏美术馆,宛如一枚藏式钥匙,将4个功能区串联起来,被誉为“喜马拉雅的钥匙”。据扎西达娃介绍,美术馆预计今年落成开馆,未来将成为西藏文艺的新阵地、公共文化的新平台、文化强区的新名片、拉萨城市的新地标。
让各族群众享受到文艺成果
西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始终扎根中华文明沃土,延续中华文化基因,彰显中华文化特质。
“西藏在文化创新机制和政策的制定上,推出了许多新举措。”扎西达娃谈到,西藏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强调要实施文化“润边”工程,提出“年均新创高质量优秀文艺作品1000部”的目标要求,并制定印发了《新时代西藏文艺创作质量提升三年(2021—2023年)行动计划》《新时代西藏基层文艺宣传工作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文件。
同时,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支持艺术家们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采风采访活动和文艺惠民服务活动,坚持每年保障30万元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专项经费,安排文艺创作扶持经费达2000万元等。
此外,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文联)在2022年建立文艺援藏协作机制,中国文联和对口援藏的十七个省市文联对西藏自治区和各地市文联进行文艺帮扶,并与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签订《联合开展文艺援藏相关工作的协议书》,在2023年开展19项文艺创作和文艺活动,包括组织国内著名艺术家来藏采风,深入生活,到农牧区为广大群众开展各种文艺演出、举办各种展演活动等。扎西达娃说,“一系列举措,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为西藏艺术家进行培训和深造,同时也将西藏优秀文艺作品进行展示、展演。”
坚持在引导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中展现文艺的魅力,是西藏文联全面落实文化润边工程的生动体现。扎西达娃介绍,经过多年努力,逐步形成西藏珠穆朗玛摄影大展、“见即愿满”西藏精品唐卡展、西藏影视沙龙和“书法十进”“为农牧民拍合家欢照”等文艺志愿服务品牌,每年下基层开展各类服务活动不少于100场次,服务农牧民群众人数达10000人次以上,逐步覆盖西藏地市县区群众。
“着眼未来,我们要让西藏文化事业绽放新活力,让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扎西达娃表示,接下来争取用五年时间,把西藏的乡、镇、村演出一遍、服务一遍,切实让各族群众享受到文艺的成果和福利,谱写好文化润边的“协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