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矿”也愁?
俗语有云:家里有矿,吃穿不愁。但实际上,“家里有矿”的鄂尔多斯,也有“幸福的烦恼”。
一方面,GDP的“狂飙”,给城市发展带来强大助力。牛凤瑞说,“GDP越高,地方公共财力就越强,对城市经济的繁荣起到促进作用,城市也会更加宜居宜业,有利于提高城市人口的生活质量。”
强大的城市财力,确实也给鄂尔多斯带来“底气”。2010年,鄂尔多斯市率先实行12年免费教育;2021年鄂尔多斯市全面启动13~18周岁女性免费接种HPV疫苗项目;同年,鄂尔多斯打出年薪60万招聘清华、北大毕业生当中小学教师的招聘启事……近年来,鄂尔多斯频频有“出圈”之举。
“家底雄厚”的鄂尔多斯,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居西部地区前列,全面小康指数进入全国前10强。
但另一方面,鄂尔多斯煤炭产业占经济总量近70%,财政总收入的近50%。“一煤独大”所带来的经济结构的危险,也是鄂尔多斯需要迫切直面的。
经济学上有“资源诅咒”的法说,指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往往会过分依赖资源开发,而忽略了对人才及其他产业的投入,长此以往,反而会丧失发展的后劲,最终陷入停滞甚至是倒退。
以往不少资源型城市的案例表明,长期依赖资源的开采,忽视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技术的创新等,随着资源的枯竭,将不可避免走向衰落。牛凤瑞说,“鄂尔多斯现在可能还没有达到面临资源枯竭的阶段,但是应该未雨绸缪。”
他说,鄂尔多斯等资源型城市GDP高速增长,是特定的发展阶段,能源价格大涨下的结果,这是一系列国内外经济社会因素促成的,不具有普遍意义。
实际上,鄂尔多斯也曾因为能源价格的周期变化而深陷困境。2011年,鄂尔多斯人均GDP超越香港,位居全国第一。然而,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随着煤炭价格的腰斩,在鄂尔多斯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彼时,鄂尔多斯从楼市到民间借贷,出现连锁反应,整个城市的经济蒙上阴影。
牛凤瑞认为,对于鄂尔多斯等资源城市而言,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摆脱单一的能源产业依赖,是其未来保持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
事实上,鄂尔多斯早已意识到“一煤独大”的问题,从十年前就开始致力于摆脱对于煤炭产业的依赖。
近年来,减轻煤炭依赖和产业转型,更是鄂尔多斯的主题。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杜汇良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表示,鄂尔多斯正系统性重塑产业体系,构筑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此前,杜汇良还以“‘链’上鄂尔多斯”为主题赴浙江杭州招商。他以“七链”概括鄂尔多斯产业体系的系统重塑,包括:建强能源产业链、贯通现代煤化工新材料产业链、打造新能源全产业链、壮大新兴产业链、做优现代农牧业产业链、做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链、培育创新链。
在招商推介会上,杜汇良邀请广大浙商和专家学者“常来鄂尔多斯走一走、看一看,把更多的项目、资金、技术、人才带到鄂尔多斯、留到鄂尔多斯”。
内蒙古经济学会副会长、盘古智库青城研究院副院长周海峰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鄂尔多斯成长周期其实并不长,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带动了鄂尔多斯的快速增长,鄂尔多斯的起步靠的就是资源,靠的是“羊煤土气”、“温暖全世界”。
“以前大家都形容鄂尔多斯,可能是‘羊煤土气’、‘温暖全世界’,这代表着鄂尔多斯的资源禀赋,是以资源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周海峰说,但是现在,如果注意观察的话,鄂尔多斯在产业升级、产业链的完善和延伸上,“做了非常多的工作”。
在他看来,鄂尔多斯人均GDP突破25万元,除了与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优势息息相关之外,还得益于鄂尔多斯整体投资环境、营商环境的改善,以及在产业升级、产业链延伸、新兴产业上的发力。
他说,鄂尔多斯通过资源优势的积累,已经“站到了一个台阶上”,具备了一定发展优势,在政府治理和营商环境上也“做得比较好”,这是保障。未来,如何在系统性重塑产业体系上实现突破,推动城市转型发展,对于鄂尔多斯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十分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