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四川探索
一年来,四川着力推动经济恢复回升,实现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去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万亿元、增长6%,增速在前十经济大省中并列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2%。
四川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全国第六位升至第五位,旅游业强劲复苏,新能源汽车、化妆品等升级类商品消费保持高速增长。
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取得重要进展。西部唯一的国家实验室开工建设并当年封顶。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建成投用,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全国先进技术成果西部转化中心揭牌运行。
制定实施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行动方案及支持政策,六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增长6.6%,推动产业成链集群发展。
强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牵引,区域和城乡发展格局持续优化。248个共建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4138.4亿元,超年度计划20%。共同打造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特色消费品等世界级产业集群。
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持续增强。铁路、公路建设完成年度投资居全国第一位,新增铁路里程524公里、高速公路里程624公里。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年旅客吞吐量近7500万人次,居全国第三位。
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扎实起步。全省粮食产量达718.8亿斤,创26年来新高。(四川日报记者宁宁)
代表委员访谈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宜宾市委副书记、市长廖文彬——
制造为重 创新赋能
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经济大市也必须努力作贡献。“宜宾经济总量位列四川第三位,肩负着四川经济大市的责任担当,必须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宜宾市委副书记、市长廖文彬说。
当前,宜宾正坚持制造为重、创新赋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譬如,聚焦“4+4+4”现代化工业体系,持续推动优质白酒、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数字经济四大千亿主导产业延链强圈、集聚成势;以“智改数转”为重点加快能源化工、轻工纺织、机械制造、建筑材料四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新型储能、数字能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通用人工智能四大未来产业破局起步,尤其是围绕人工智能产业,推动基础端、研发端、生产端、应用端协同发展,加快催生一批原创性成果、优势性技术、标志性产品。
在廖文彬代表看来,应充分发挥投资、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强化项目高质量生成储备、高效率建设推进,同时,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大消费券精准投放力度,进一步提振市场消费。
“我们还将以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为重点,持续深化‘放管服’、商事制度等重点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廖文彬代表说,同时持续深化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确保全年签约引进项目超200个、省外引进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600亿元以上。(四川日报记者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