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8日在杭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上)
杭州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
杭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国办发〔2019〕40号)指出,到2035年体育产业更大、更活、更优,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23年1月新修订的体育法专设“体育产业”一章,从法律层面明晰了体育产业的功能价值。杭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为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市人大常委会及时作出《关于持续放大亚运效应 着力提升城市能级的决定》,提出“持续放大亚运效应,着力打造国际‘赛’‘会’之城”。市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提出“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了持续放大亚运效应,推动体育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市人大常委会成立课题组,对我市体育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我市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体育产业是指为社会提供各种体育产品(货物和服务)和体育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近年来,我市着力深化体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产业发展环境不断向好,市场潜力持续释放,赛事经济效应凸显,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提升。
1.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根据2023年11月省体育局发布的《2022年浙江省体育产业公报》,我市体育产业总产出和体育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217.50亿元和331.15亿元,占GDP比重为1.77%。其中,体育服务业总产出662.3亿元、增加值204.1亿元,体育制造业总产出351.8亿元、增加值 68.9亿元,体育批零业总产出144.5亿元、增加值44.6亿元,体育建筑业总产出58.9亿元、增加值13.6亿元。据统计,2018年至2021年,我市体育产业总规模从607.72亿元增至1141.93亿元,增加值从189.01亿元增至312.13亿元,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我市拥有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项目10个,分别是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2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5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3个。
2.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形成以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健身休闲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为主导,运动休闲、体育培训、体育旅游、体育文创、体育健康服务等市场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体育产业与旅游休闲、教育科技、医药康养、文化创意、数字经济等产业的融合不断加强,山地户外、水上运动、航空运动、冰雪运动等各具特色的休闲运动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形成杭州市淳安县千岛湖山水户外运动、建德市航空运动、临安区山地冰雪运动等产业集聚示范区等。杭州动漫游戏和电竞产业深度融合、互促互进,到2025年初步建成国际动漫之都、电竞名城。
3.场馆运行顺畅有序。深化公共体育场馆惠民开放机制,对全市公共体育场馆开放运营情况进行考核评估,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60个公共体育场馆服务市民群众超过1675万人。加强公共体育场馆数字化建设,迭代升级“杭州体育在线”平台。奥体中心亚运三馆着力打造标杆性体育综合体,发展赛演活动、大众健身、体育培训、商业零售、无形资产开发等多样化运营业态,目前已举办各类大型活动76场次,促进区域消费约11亿元;陆续开放综合训练馆篮球、羽毛球、兵乓球及游泳馆,接待健身群众超40万人次;综合训练馆片区酒店投入试营业,银泰百货杭州奥体中心项目已于9月28日投入试营业。
4.赛演活动精彩纷呈。高级别赛事持续引进,截至今年9月底,已成功举办世界羽联世界巡回赛总决赛、世界女子排球俱乐部锦标赛等10项国际赛事和70余项次国家级赛事。智力运动成绩显著,杭州棋院运动员在亚运会上获智力项目5金2银2铜佳绩,其中电子竞技获得2金,落户10家以上电子竞技俱乐部,举办电子竞技线下赛事数量居全国第四,预计今年我市动漫游戏和电竞产业年度总营收超过600亿元。群众赛事势头强劲,横渡钱塘江、赛艇挑战赛、毅行大会等18项本土品牌赛事获评省级品牌赛事;拓展赛事“三进”活动,先后举办城市阳台、武林广场田径街头挑战赛,围观市民每场高达5000余人。演艺活动密集举行,今年1-9月,举办明星演唱会约100场,观演人数约130万,票房收入约13亿,带动相关消费约55亿元。
5.体育消费热情高涨。杭州亚运会期间,体育及相关消费达489.6亿元,环比增长15.6%。后亚运时期,各地各部门从资源禀赋出发构筑比较优势,积极培育体育旅游精品、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精品线路等体育产业示范项目,推出“骑在杭州”首批品牌骑行线路,带动自行车相关产品热销。2023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体育娱乐类零售额达23.5亿元,今年1-3季度达21.8亿元。
二、我市体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市体育产业还存在世界顶级赛事不多,产品供应不足,龙头企业缺乏,消费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层次体育消费需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产业规模实力有待提升。近几年,全球体育产业占全球GDP比重约为1.8%,其中美国的比重约为2.85%,欧洲的比重处于1.8%-3.7%之间。经国家体育总局测算,预计至2035年我国体育产业总量占GDP比重将达到4%左右。2022年,杭州市体育产业总产出1217.50亿元(占GDP比重仅为1.77%),上海市体育产业总产出为1862.58亿元,深圳为1354.02亿元,武汉为1782.65亿元。2024年,上海将举办国内外顶级赛事175项。今年1-9月,杭州举办了10项国际赛事、70余项次国家级赛事。对照发达国家及国内先进城市的体育产业发展经验,我市体育产业在规模和地位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2.体育产业发展政策亟待完善。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南京、西安等城市均提出要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打造赛事名城或体育名城,抢抓赛事资源,并出台体育产业专项扶持政策。如深圳市2017年开始设立每年2亿元(疫情后1.4亿)体育产业引导资金;成都市2022年发布《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二十条政策》,设立每年4000万专项资金;南京、福州、苏州等每年设立1000万专项资金。目前,我市对发展体育制造业、引入高水平赛事活动和专业体育机构等,缺少系统性扶持政策,体育产业专项扶持政策正在研究中。去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放大亚运效应打造国际赛会之城的实施意见》,但申办国际国内顶级赛事还缺乏引导支持政策和引导补助资金,申办竞争力和本地品牌赛事培育不足。尽管已与部分国际单项体育组织达成合作,但还存在引导性政策偏多、供给型支持细则偏少的问题,出现高位政策与底层执行的“鸿沟”,企业和体育专业协会组织的资源和热情未能充分发挥。
3.体育产业发展效率有待提高。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不够,体育产品和服务创新相对滞后,缺少高水平的体育经营、赛事策展等专业服务机构。受国内外经济大环境和相关政策影响,我市体育企业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根据体育企业数据库名录显示,2021年我市体育经营主体有6779家、2022年有5978家、2023年减少至4768家。规模以上体育企业占比不高,目前我市规模以上体育企业仅314家,北京有834家、成都有412家。同时,体育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力较弱,只有华鹰、水晶运动、麦瑞克等少数企业成功“出海”。部分地区和群体的消费结构有待改善、体育消费潜力尚未完全释放。
4.体育产业协同机制有待健全。体育产业涉及面广,部门之间、部门乡镇之间、平台国企之间尚未形成协同发力、共同推进的体制机制。民营企业申请办赛审批流程繁琐,缺少“一件事”联办系统。如今年5月举行的某毅行活动,由民营企业主办,申报期间需向市区两级10多个部门及属地街道报备核准,由于部门之间信息不互通,同样的材料需在多个部门多次申报,导致赛事申报审核流程达1个半月时间。多部门监管缺乏整体性,体育领域预付式消费纠纷协同治理有待加强,如今年1-6月涉及健身预付卡纠纷、机构闭店退费难等信访件比去年同期上升162.7%。又如,国家鼓励市场主体利用工业厂房、仓储用房等改造体育设施,但如果企业在工业用地上建设体育馆并进行商业经营时,会因为土地性质不符合规定而导致无法办理二次消防。由于体育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与企业沟通不够,导致杭州斗米企体育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被相关部门给予停产停业和罚款的处罚。
5.体育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大型国际赛事落地杭州,对体育人才国际化、综合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亚运会培育出的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服务业专业人才、专业团队亟需通过有效市场和有形措施保障其留在杭州,推动杭州赛会之城发展需要。我市体育产业发展一方面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缺乏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教练员、高等级裁判员及高端体育经纪团队和体育职业化队伍,另一方面也缺少体育产业人才引育的认定政策和市场体量。目前,我市正在研究推出高层次体育人才配套引进政策。
三、推动我市体育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当前,我市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杭州亚运会成功举办的重大机遇,通过顶层设计、总体谋划、政策引导,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体育产业治理体系,丰富体育产业发展内涵,引导体育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体育产业能级水平,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国际赛会之城。
1.亟待填补政策空白。一是制定体育产业政策。设立市级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及产业发展引导基金,鼓励区、县(市)设立配套专项资金和基金,对体育企业给予奖补支持。降低体育企业融资门槛和成本,对注册地在我市的体育企业和符合条件的体育项目贷款给予贷款贴息。通过政府购买、信贷支持、优化服务等形式,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科技企业,支持“独角兽”型企业、龙头企业、中小微企业等各种类型的体育企业发展壮大。对总部在杭州的体育类“地瓜经济”优质企业,研究择优奖励政策。二是制定赛事专项政策。根据市委专题会“体育部门逐步剥离具体办赛职能”“明确赛事资金补贴有关机制”的要求,设立重大体育赛事补助专项资金,依据赛事层级和项目确立赛事补助标准及范围,由市体育局组织开展评审,采用“以奖代补”方式予以奖励。三是扩大招商引资。推动国内外知名体育企业总部集聚,发展体育总部经济,引导高端制造、科技研发、服务贸易类体育企业落户杭州。加大优质体育企业招引力度,引进一批品牌效益优、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编制并动态更新体育产业图谱,建立重点招引国际体育组织、全国性体育组织、体育企业名录。探索推行“体育组织、赛事组织、专业平台、产投基金、知名人士”协同配合的招商模式。四是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加强对引进和举办国际赛事的指导,鼓励民营企业引进和赞助赛事,探索多种模式联合办赛,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鼓励各地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符合条件的‘四荒’土地发展体育产业”的规定,制定杭州市实施办法,优化体育场地供给。鼓励赛事组织、场馆设施单位与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支持企业以冠名活动、特许商品开发、专营合作、社会捐赠等方式参与赛事活动和体育场景打造。
2.不断完善治理体系。一是优化行政审批程序。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公安、交警、卫健、城管、住建、应急、消防等多部门体育赛事活动综合服务机制,推进体育办赛“一站式”网上审批服务,缩短办赛审批时限,为社会力量办赛提供便利。市场主体利用工业厂房、仓储用房等改造体育设施的,要在确保消防安全前提下,优化体育设施消防验收备案手续。二是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建立市体育局与发改委、商务局、文旅局、国资委等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探索政府、市场主体、消费者、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协同治理方式,提升体育市场自治善治水平。充分发挥市体育产业发展集团的作用,推动“体育+”融合发展,针对体育产业出台扶持政策。完善体育产业统计制度,将体育消费统计纳入城乡居民消费调查,建立健全重点领域体育服务规范和质量标准。三是建立人才培育机制,构建政府、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的体育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制定杭州市体育人才授权认定方案,培育与世界性赛事和综合性大赛相适应的高水平体育管理与经营人才队伍,支持符合条件的体育竞技、赛事运营、体育经纪、体育科研等体育类人才落户。建立完善行业职业资格制度,支持运动员、教练员职业化发展,培育体育产业职业经理人和经纪人。
3.推动产业内涵式发展。加快建设具有杭州辨识度的“国际赛事之城”和“户外运动之城”,推动杭州特色体育产业优势要素组合,探索形成体育新质生产力标志性成果,确立以竞赛表演业和健身休闲业为主导,体育服务业与体育制造业并进,数字体育与智慧体育产业化领先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推动体育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一是推动赛事经济发展。着力构建符合杭州特色的赛事体系,合理配置体育赛事资源、形成特色化国际赛事之城建设路径。认真研究世界顶级赛事资源稀缺问题,加强对引进国内外赛事的科学规划,建立赛事“白名单”,发挥比较优势,聚焦聚力争取国内外高水平赛事、国际体育组织、“国字号”机构及重大赛事运营机构落户杭州。发展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及青少年竞技比赛,加大对杭州马拉松、国际(杭州)毅行大会等自主品牌赛事培养力度。支持举办“三大球”、棋牌、电竞等职业联赛,打造职业赛事高地。大力推进户外运动建设,形成山水陆空户外运动、时尚潮流户外运动、多种项目竞相呼应的发展格局。二是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借助杭州亚运会的辐射效应,推动跨区域合作项目建设,特别是对接上海体育产业发展,在资源共享、联合办赛、场馆建设、人才共育等方面加强协作,培育具有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的长三角体育赛事活动品牌。探索建立区域性体育资源交易平台,推进赛事举办权、场馆经营权、无形资产开发等具备交易条件的资源公平、公正、公开流转。三是做强区域特色产业。各区、县(市)要根据地域发展现状和资源禀赋条件,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积极探索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径。上城、拱墅、西湖、滨江、萧山、钱塘立足全产业链高端要素资源集聚的优势,打造城市运动休闲综合体、文体培训大本营、时尚消费都市圈和竞赛表演集聚区。余杭、临平、富阳、临安、桐庐、淳安、建德,以山水陆空资源禀赋为依托,加快推进户外运动休闲产业,发展冰雪、航空、骑行、马拉松、马术、皮划艇、滑翔伞等区域特色休闲业态。四是推进“体育+”行动。加快“体旅”融合,依托亚运场馆资源和亚运遗产,推出亚运主题旅游线路。借助休博会、西博会等大型展会,推动赛事会展与购物、娱乐、餐饮、住宿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体医”融合,鼓励社会资本开办康体、体质测定和运动康复等专业体育康复机构,选择一批疗休养项目合作开发体育康复配套服务。加快“体教”融合,加快建设杭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杭州足球学院”加强“市队联办”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以“互联网+体育”融合发展为契机,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体育制造领域的应用,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4.促进全民体育消费。进一步推动竞技体育、全民健身与体育市场的有机互促,积极培育体育赛事等要素作为新的消费增长极,持续释放体育消费潜力。一是扩大体育消费人口,以举办群众性赛事活动为抓手,大力推广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扩大体育消费人口基数。比如,今年国庆假期贵州榕江县举办“村超”,接待游客49.8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2亿元。各地要鼓励“村BA”、村超、村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发展,撬动假日经济、夜间经济、地摊经济。二是打造体育消费场景,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商业综合体和商业街区的引流业态,在中心城区体育服务综合体和商业综合体增加潮流体育元素,发展电竞、滑板、轮滑、小轮车、飞盘等项目,打造“潮流酷玩消费区”。鼓励发展线上“云健身”产品和服务。三是创新体育消费举措,积极争取国家相关体育消费的激励政策,争取入选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制定促进体育消费的措施,开展“你运动,我补贴”体育消费券配送,激发群众体育消费热情。创新体育消费支付产品,推行全民健身公共积分、运动银行等体育消费便利化工具。政府部门发放消费券及各类体育惠民措施时,应当充分考虑民营企业利益,让更多符合要求的民营企业参与体育公共服务。
5.优化市场监管体系。一是完善体育市场监管体制,加强监督合力,细化监管举措,不断完善公共体育设施、体育赛事活动、运动技能培训、体育中介服务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制度体系。二是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强与市场监管等部门的配合,完善预付式消费综合监管,加强对违规发售预付卡、格式合同“霸王条款”、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壮大体育健身服务行业“清流联盟”,支持“安心付”等市场化项目,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三是加强行业安全管理,建立对重大赛事动态监测机制和赛后评估机制,强化山地户外越野等重点项目和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监管,健全完善体育运动项目管理办法和行业标准,切实保障消费者人身安全和企业合法权益。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