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宝石山的保俶塔是这条骑行路线的最后一站,从灵隐寺出发后,沿着灵隐路和北山街一路向东,大约5公里后就能抵达宝石山脚下的保俶塔前山路。这一路同样可谓美不胜收,尤其是北山街一路既能将西湖之美尽收眼底,又能感受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
保俶塔和雷峰塔隔着西湖北南对峙,明代诗人闻起祥曾形容:“湖上两浮屠,宝石如美人,雷峰如老衲。”保俶塔初建于五代吴越时期,初名应天塔,根据史料记载,为吴越国大臣吴延爽为安置高僧善导和尚的舍利而修建。也有传说为保佑吴越国最后一任国王钱弘俶两次入宋觐见能够平安,而称为“保俶塔”。
保俶塔最初为九级,被毁后于北宋时期由僧人永保重建,减去二级。永保又被人称为“保叔”,因此史书中常记载为“保叔塔”。此后,保俶塔历经宋、元、明、清,屡毁屡建,明朝时将其保俶塔重修为七层重檐楼阁式,可登高远眺,塔檐廊挂置明灯,入夜蔚为大观。
保俶塔最后一次大规模修缮是明朝万历七年(1579年),距今已350余年。当时宝塔已摇摇欲坠,修建后,塔刹构件依然保留为明代旧物,外观维持了八面七层楼阁式塔身,为仿木结构砖砌实心塔,并未添建古塔外檐木构,仅留下了塔身砖心,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保俶塔更像是烟筒,而不像一座古塔。
尽管已经无法攀登,但作为杭州的地标性建筑之一,保俶塔屹立千年,是见证杭城五代时期佛教文化兴盛的建筑遗存,也是西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