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阿概况   地理区位   前沿动态    杭网追踪 援建成果    援建故事   阿克苏特产  阿克苏风光
 
您现在的位置: 杭州网>>援建阿克苏 杭州在行动>>
【媒体聚焦】杭州日报:来自阿克苏的100个微心愿等你来认领 一本书、一个蛋糕、一辆自行车……
2018-06-28 13:30:00杭州网

去年,我被派驻在新疆阿克苏工作。夏天,跟随杭州援疆干部到当地农村调研林果业种植和销售情况,恰好遇到农村小学放学。路两旁,成群结队的孩子们背着书包回家,车子开了好几公里,仍能看到他们在走路。有句俗语叫“望山跑死马”,新疆很大,整个阿克苏地区的面积比浙江省还要大。因为没有校车,很多孩子从家里到学校,每天就靠自己一步一步走,距离近的有三四公里,远的要走七八公里以上。有个别家长会开个农用三轮车接送接孩子,那全村的孩子都会“沾光”,不仅车厢里面塞满,车筐边上都扒满一圈。小小的三轮车,估计能载20来个孩子。

当时,天空突然难得地下起了雨。南疆少雨,孩子们都没有带雨伞,他们有的脱下衣服罩在头上,有的索性什么防护都不做,淋着雨继续走路。

往事历历在目。前段时间,我们发起了“多浪公益行动”2018第二季行动,点亮百个微心愿是公益行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当我们的“微心愿”征集活动来到阿克苏市喀拉塔勒镇五大队时,女生麦吾丽旦·亚生就向我们吐露她的心愿:“每天往返6公里上学,为了挤出时间学习,希望能有一辆自行车。

当这名乖巧懂事的女孩写下心愿卡后,马上掉下了心酸的眼泪。她转过身,用袖子擦了擦眼泪,不想被大家看到。

每天上学路上一刻都不耽误,麦吾丽旦也得走上一个多小时。她知道,自己家经济条件不好,爸爸妈妈都很辛苦,因此从来不敢向他们开口多要一点东西。铅笔写得握都握不住了,找根圆珠笔管套住,继续写;鞋子破了,自己补补,继续穿;每天放学赶紧回家做完作业,再帮父母下地干农活。

麦吾丽旦的“自行车”是南疆贫困家庭儿童的心愿之一。今年,我们在阿克苏市多浪第一幼儿园、喀拉塔勒镇中心小学、阿勒迪尔小学等征集了200个微心愿。每个心愿都是孩子们最迫切的需要。有的孩子想刷牙,但家里买不起牙膏和牙刷;有的想要一个够5个人吃的保温饭盒,因为不想让父母地下干活吃冷饭;有的想要看医学书籍,因为村里人看病很不方便,她要立志当医生……

在6月初的“多浪公益行动”启动现场,来自杭州长江实验小学的学生和家长积极认领,将其中100个微心愿被一抢而空。现在还剩100个微心愿,我们通过微信平台,向社会广大爱心人士发起募捐,每个心愿统计折算价值200元。

【心愿小故事】

想给弟弟妹妹一个生日蛋糕

阿依孜巴·艾则孜是喀拉塔勒镇中心小学六(3)中队学生。

她有5个兄弟姐妹,爸爸开大巴车,妈妈在家带孩子。虽然家庭条件一般,但父母一直想给孩子最好的,对她的学习很关心。“阿依孜巴的性格很好,她的汉语水平也不错,但是发音不太准,不过表达没有什么问题。”辅导员王静老师说。

“我的心愿是想要一个生日蛋糕,因为家里的弟弟妹妹,没有吃过蛋糕,我想让他们都尝尝生日蛋糕的美味。”阿依孜巴说,爸爸妈妈照顾大家很辛苦,也想用蛋糕来表达对父母的爱。

想要一张书桌来写作业

麦斯吐热·艾合麦提就读于阔库拉小学一(1)中队,是一个很努力也很懂事的女孩。辅导员田晓丽老师问她有什么心愿,她小心翼翼地说,想要一条裙子。

读幼儿园时爸爸给她买过一条裙子,可现在已经穿不了了,她没有第二条裙子。田老师告诉她,“有杭州的爱心人士,可以帮你实现这个小小的心愿。”

可当让她在心愿卡上写下自己的心愿时,她却说,“我不要裙子了,我想要一张桌子,我家里没有桌子写作业。”

一副眼镜可能是全家1个月开支

古丽斯坦木就读于喀拉塔勒镇中心小学四(7)中队。她家离学校有点远,开车过去要十几分钟,一家6口人住在一间几乎没有摆设的小房子里。家里有年迈的爷爷,还有两个上小学的妹妹,母亲多病,不能劳动,全家的重担全压在父亲肩上。

在南疆的农村中小学,学说普通话,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古丽斯坦木的普通话水平是班里的佼佼者,还能配合老师帮助班里学习困难的同学。

她视力不好,近视眼。但是她没有眼镜,也没向爸爸要过,因为家里还有两个妹妹,配一副眼镜得花好多钱,这些钱可能就是全家1个月的开支。

来源:杭州援疆    作者:余敏    编辑:实习编辑 王玥云    
 
援阿概况

    2010年6月,杭州市援疆指挥部作为“全国第一批,全省第一个”率先进驻新疆阿克苏市开展援建工作。
    依据部署,援建共10年,目标到2020年,帮助阿克苏市实现小康。[详细]

援阿规划
  杭州援建阿克苏,大致分为项目援助、智力援助、产业援助三个方面。项目援助主要是投入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智力援助方面,杭州将通过人才的培养,保证其长久的发展。产业援助方面,杭州通过吸引浙商投资办厂等方式,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详细]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策划、编辑:林尧   陈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