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阿概况   地理区位   前沿动态    杭网追踪 援建成果    援建故事   阿克苏特产  阿克苏风光
 
您现在的位置: 杭州网>>援建阿克苏 杭州在行动>>
【媒体聚焦】新华社:浙江援疆助推阿克苏林果业规模化发展
2018-08-08 14:50:00杭州网

广袤的塔里木盆地中心,是被称作“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是环状分布的绿洲。长期以来,“下有石油”是这片土地的标签,如今“上有果园”被更多人熟知,百万亩红枣、核桃、苹果等果树成为当地各族百姓脱贫增收的“绿色银行”。

赵武忠的36亩核桃园,在卫星地图上毫不起眼,但他和其他果农的果树一同成为新的绿洲。俯瞰而下,干燥的沙漠边,是排排果树竞相争荣。

49岁的赵武忠,18年前在“7年免承包费”的政策吸引下,来到阿克苏地区温宿县,承包了36亩地开始栽种核桃。“刚开始种树,都是荒沙地,雪水浇在地里一会儿就全不见了,头3年没一点收益。”他说。

同他一块种植核桃的莫合塔尔·吐尔地也说,刚开始水难浇,风沙大,好在坚持了下来。最终,核桃给两人都带来了财富,赵武忠供两个孩子读了大学,莫合塔尔·吐尔地在县城购买了一套130平方米的房子。

塔里木盆地的绿洲上,靠果树脱贫致富的故事并不鲜见。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的阿克苏地区,拥有较丰富的水土光热资源,适宜农作物生长和林果业种植。20世纪80年代末,阿克苏地区为扩大荒漠绿化面积,降低政府管理投入,鼓励当地老百姓和来此打工者承包土地种树,“以林养林”的模式就此形成。

阿克苏地区林业局统计,2017年,阿克苏地区林果面积稳定在450万亩,产量221.5万吨,产值达130.7亿元,农民林果纯收入达到4529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3%。当地一名干部说,阿克苏刚开始种果树时,大家都没想到,这里能成为新疆林果的主产区,阿克苏苹果可以成为继吐鲁番葡萄、哈密瓜之后的新疆新名片。

林果业发展还给易地扶贫搬迁的人们提供了机会。2014年,贫困户迪里拜尔从大山深处搬到柯柯牙管理区拱拜孜新村。当地政府给她家无偿提供了8亩核桃园,核桃成熟前,她在家门口一家果业公司打工,每月有3000元的收入,“虽然没放羊自由,但钱多了,孩子今后也能上更好的学校了。”

林果规模化后,销路成为阿克苏地区和对口支援新疆的浙江省考虑的问题。去年7月,在杭州市援疆指挥部牵头下,阿克苏市电商协会正式成立,吸纳了苹果生产、采购销售、仓储物流等各个环节的46家企业入会。目前,京东商城、网易严选、云集微店等电商平台纷至沓来。协会会长朱学森说:“过去愁的是销路,四处联系批发商,可现在我们是要抓紧时间联系农户,保证供应。”

此外,围绕苹果产业,杭州市援疆指挥部通过招商引资,全疆最大的高档瓦楞纸包装品厂以及包装产业园正在加紧建设,预计在今年苹果丰收之前就能够投入生产。届时,阿克苏苹果就可实现本地多样化包装,还将提供500个就业岗位。

来源:新华社    作者:    编辑:实习编辑 王玥云    
 
援阿概况

    2010年6月,杭州市援疆指挥部作为“全国第一批,全省第一个”率先进驻新疆阿克苏市开展援建工作。
    依据部署,援建共10年,目标到2020年,帮助阿克苏市实现小康。[详细]

援阿规划
  杭州援建阿克苏,大致分为项目援助、智力援助、产业援助三个方面。项目援助主要是投入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智力援助方面,杭州将通过人才的培养,保证其长久的发展。产业援助方面,杭州通过吸引浙商投资办厂等方式,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详细]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策划、编辑:林尧   陈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