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健康询导队(助人为乐)
发布时间:2016-02-25 星期四




服务社区的“奶奶志愿者们”

萧山区北干街道银河社区的七彩驿站有支蓝色健康询导队,是由社区里的4名志愿者医生组成,四位医生个个都是热心肠。

这四位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退休女医生,退休不退志,从2005年开始,带着她们最简单的医疗设备,每周二在社区义诊室轮流坐诊,为社区居民无偿提供血压测量、健康咨询等服务,累计为社区服务逾万人次,提供健康建议两万余条,被居民喜称为社区里的银发“四人组”。

每周二,“四人组”义诊室门口都会排起一条长龙。“高医师,这几天早上,一从床上坐起来就觉得头晕,快,你帮我把血压再量量!”常年患有高血压的居民徐阿姨一大早就来排队了,每周二到义诊室报到已成为她和老伴十多年来雷打不动的“必修课”,而徐阿姨的习惯也是社区3525位老人的习惯。社区里老年人常见病多,最需要基础的医疗照顾,徐阿姨说,去大医院看病有“三长一短”,排队时间长,挂号时间长,拿药时间长,但医生问诊的时间却很短。而在社区义诊室,想看多久都行,有什么问题,志愿者医生都会详细耐心地为您解答。

在“四人组”的义诊登记簿上,每一个来社区做过健康咨询的居民,每一次测量的数据都被志愿者医生仔细地整理成册。如今这本比电话黄页簿还厚的登记簿,还在被不断地增加,高医师说这本簿子就是银河社区居民的健康“编年史”。

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就绝不退下来,这是“四人组”每个医生的信念。高德元、孟才女、沈画秋、倪胜儿四位退休医生是社区蓝色健康询导队最早的“班底”。两年前,沈画秋和倪胜儿由于身体健康原因不得不退出,王灿芝、瞿新华接过了“接力棒”,主动加入到新的“阵容”。

今年73岁的高德元老人是“四人组”里老大姐,也是主心骨,从区一医院退休后,一直在社区里带头参与各类健康志愿服务。2009年,高医师因左脚底骨刺手术,按照医嘱,术后三个月不能下地行走。可想到社区居民的需要,想到“四人组”的老姐妹们,那三个月里,高医师在老伴搀扶下,愣是没请一次假。“一个月就轮到一次,我现在比原来好多了,一定要来的”,高医师坚定和社区工作人员说。

65岁的瞿新华医师也是个热心肠。有一次在电梯里遇到邻居王阿姨,发现王阿姨紧锁着眉头,脸色苍白,根据自己多年的行医经验,瞿医师直接拉起王阿姨去了医院,结果医院诊断为急性胃出血,幸亏是瞿医师对病人对居民对社区负责到底的态度,才让当时胃已磨出一个1公分口子的王阿姨捡回了一条命。

作为“四人组”的另一位“元老”,72岁的孟才女也是古道热肠,居民们说她是个“老好人”,到了该享福的年纪还要“折腾”自己,孟医生笑笑:“谁说做志愿服务就一定是年轻人的事儿啊,咱们老年人就不兴来发挥发挥余热?”无论刮风下雨,但凡轮到孟医生值班,她总是提前到岗服务。她出门时兜里随身放着一本笔记本,上面记的是高血压等常见病的饮食与保健,常按揉风池、太阳及耳穴,有利于降血压,遇到不清楚穴位的老年朋友,孟医师就手把手的示范。

68岁的王灿芝为人低调,即便有困难也不愿意倾诉。去年下半年是王医师最难熬的阶段,白天要独自带十个月大的外孙女,晚上还要照顾车祸受伤的老伴。说起外孙女,王医师满是愧疚,外孙女是难产,出生以来小毛小病不断,有一回王医生做完义诊回去,孩子四处找外婆,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让王医师心疼不已。但即便这样困难,王医师还是咬咬牙坚持到岗,因为她内心已经把志愿服务当成了一份责任。

居民袁德江老人的女儿小袁打心底里感谢社区这支健康询导队。“她们就像我们银河社区的‘私人医生’,这么多年下来,我爸的健康多亏了她们。”她是嫁到外地的独生女,几年前母亲过世后,父亲的健康成了她最大的记挂,银发医生“四人组”常年不懈的服务恰似给她服下了一枚“定心丸”,每周二父亲的血压情况,如果有异常,义诊当值医生都会打电话和她“汇报”,如今父亲早和“四人组“的医生变成了老友,没事唠唠家常,吐吐苦水,舒身又舒心!

“四人组”的医生们对于一些高龄老人、残疾人,做的不仅是医疗保健,更多的是陪伴和倾听。老人们告诉我,来的都是她们的邻居,朋友,有时候病痛虽没办法痊愈,可是我们希望他们在义诊室能带回去“痊愈”的心!”如今银河社区的蓝色健康询导队已从一开始服务十多位居民,到后来服务几十位居民,再到现在每次都有近百位居民自发来报到,银发医生“四人组”的名气越来越大。居民们对社区“四人组”服务的肯定,也让这四位老志愿者感到无比快乐。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四位退休医生在时间的沙漏里一点一滴地践行着志愿者的精神,这份执着与年龄无关。

有一种美德,叫简单,一张就诊台,一个血压计,便拥有一份美丽的心情;有一种美德,叫奉献,淡淡的微笑,暖暖的义诊,为居民健康不求任何回报;有一种美德,叫坚持,即便银丝满头,一旦咬定目标,就十年如一日;这些美德,应该被传承,这是一种道德的力量,恰似春风,温暖了萧然大地。

 

来源:中国文明网杭州站   作者:   编辑:王洁
相关阅读:
    [上一篇] 胡晓亚(助人为乐)[下一篇] 楼九斤(助人为乐)
    版权所有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Copyright www.hzwmw.com 浙ICP备06032142  E-mail:hzwmw@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