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女孩”危难时刻挺身而出
朱云飞,女,杭州萧山人,中共党员,2014年8月参加工作,系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急救创伤中心医师。朱云飞医生在政治思想方面,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及政策,按时参加党支部的学习和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
在临床工作中,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坚守工作岗位,积极配合医院领导及科室领导的工作,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平时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积极参加各种临床医学的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学习新的医疗知识和医疗技术,如学习B超技术,有意识地观摩学习胸腹水B超的定位,应用B超的引导行颈内静脉穿刺,积极参加疑难病例讨论,注重进行临床思维训练,主动到急诊室区观摩学习危重病人的抢救流程,在120及急诊室轮转期间,主动追踪病人的后续诊断及治疗,与最初的临床判断进行比较,不断地反思、总结,努力在实践中进一步加强业务水平。
正是由于朱云飞医生平时注重加强临床思维及临床技能上的训练,因此在遇到危急的情况能够临危不惧、挺身而出,应用自己的所学,救人于危难之中。
2017年4月2日上午,在萧山衙前与坎山交界的一座山上就发生一件让全萧山人动员起来寻找“最美女孩”的事情。
当天正是清明假期第一天,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急救创伤中心的朱云飞医师和姐姐一同到山上去扫墓。上午10点多一点,她们正好准备上山,走到山脚下时,听说前方有人晕倒需要急救。急诊出身的云飞姑娘立刻飞步跑向前去,看到有一个穿着深灰色衣服的男子,脸朝下趴在地上(俯卧在地),没有丝毫反应。见状后,作为急诊科医生,此刻救人是朱云飞的第一反应。在表明了医生身份后,朱医生即指定周边人员拨打120急救电话,并请周边群众一起帮忙将患者翻转平躺在平地(所幸还比较接近山脚,地势也还算平坦)。随即,朱云飞检查了患者的基本情况,60来岁老大爷,面色发白,口唇发紫,口中无异物,已无心跳和自主呼吸。情况紧急,立即开展心肺复苏,所幸朱云飞是急诊出身的姑娘,急救技能非常熟练和专业。
春天的杭州,一天就有四季,10点多的户外,太阳底下已是很热,不一会儿豆大的汗珠就滴了下来。医务人员都知道,心肺复苏是一项极其耗体力的急救措施,就算大冬天里,标准的心肺复苏术做2分钟就要出汗。在现场直到救护车赶到,急救人员与云飞姑娘交接的近20分钟里,她始终一个人坚持着。因为她深知,只要她一停,也许这条生命就会消逝。
无法想象这需要耗费多少的力气,也许要不是职业精神的支持,恐怕就算一名壮汉也已累趴。现场许多群众都拍了照片和视频,纷纷为朱云飞点赞。可是将患者交给急救人员后,朱云飞却默默地回到了人群中,消失在人群中。危难之际,从群众中挺身而出,扶危济困,解除急厄;危难解除,又默默回到群众中去,不留名,不张扬,这是侠之大者,更是医之仁者。
此事发生后,引发了社会强烈反响,得到省内诸多媒体的宣传和肯定,尤其是得到了《人民日报》官微的大力宣传和高度赞扬,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医务人员形象。
事实上,这并不是朱云飞医生第一次忘我救人。
2016年12月,朱云飞医师轮转到120进行院前急救,13日中午接警,说是下沙一工厂仓库有人昏迷,呕吐了数次。朱医师到现场抢救病患,现场的环境比较复杂,但是患者的境况非常紧急,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呕吐数次,昏倒在地,她急着过去抢救病人没注意脚下,左脚脚踝被现场一块锋利的钢板割伤,一路上出了不少血,已把鞋袜染红,可朱云飞医生一直没注意到自己受伤,直到将病患送至医院安置到复苏室,跟院内的医护人员交接完毕后才发现自己的伤情。事后,普外科副主任医师李大伟为朱云飞进行了清创缝合,朱云飞的左踝被割得不轻,伤口深达骨面,鞋袜早已被鲜血染红。
朱云飞是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急救创伤中心的一名普通医生,工作中一直勤学、刻苦,像只勤劳的小蜜蜂一样奋战在岗位上,尤其是知道自己快要去120的时候,经常主动到急诊抢救室学习气管插管、浅静脉留置等急救技能。
当医教科负责人和120急救中心工作人员慰问朱云飞的时候,朱云飞依旧满面的谦笑:“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而已”。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解除急厄,医之仁者,这样的一名姑娘,美丽的不仅是外表,更是源于内心的善良和职业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