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的新目标而奋斗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是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的动员令,号召我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1.新征程两个阶段战略安排的历史由来
新时代的新征程非常令人鼓舞。那么,这个新征程的战略目标是怎么来的?这就要穿越时间隧道,回到新中国成立之初了。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1954年,恢复国民经济以后,毛泽东同志曾经就设想大概要经过十个五年计划,也就是用五十年的时间建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两年之后,在1956年的八大期间,毛泽东同志在经过两年思考后又指出,要使中国变成富强的国家,大概需要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光。到1962年,毛泽东同志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又对我国未来的发展路线图和时间表作了新的规划。他说,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的发展起来,赶上和超过世界上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时间,我看是不行的。这三次调整,实际上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随后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讲了“两步走”的战略步骤,即第一步大约用三个五年计划,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力争在20世纪末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这是我们党最早正式提出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蓝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不断思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愿景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他的战略构想经历过三次变化。先是在1979年对毛泽东、周恩来设想的战略步骤进行调整,提出到20世纪末“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最低目标”。1984年,邓小平同志在解释十二大提出的“两步走”战略发展目标时讲到,我们奋斗了几十年,就是为了消灭贫困。第一步,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就是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第二步,再用三五十年的时间,在经济上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使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又过了三年,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之前,正在酝酿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邓小平同志对中国国情和发展情况作了新的思考。从当时的发展状况来说,到二十一世纪中叶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可能还达不到,于是又降低了对21世纪中叶战略目标的要求,由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调整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并形成正式“三步走”发展战略。他说,我们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然后在下世纪用三十到五十年的时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就是邓小平同志为我国发展明确的“三步走”战略发展蓝图。
1989年6月江泽民同志主持中央工作后,又进一步地细化了邓小平同志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都指出,到建党100周年时,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完整的制度,使国民经济更快发展,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2002年十六大后,胡锦涛同志作为党的总书记主持中央工作10年,提出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走上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均迈上一个大台阶。2002年到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从10.2万亿元增加到47.3万亿元,世界排名跃升到第2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4倍。由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党中央进一步提出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由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党中央进一步提出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要求,明确宣布到2020年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并且由于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因而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六字奋斗目标上又加了“和谐”二字,要求“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九大上,我们加了两个字——美丽。
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八大前的60多年,党的一代又一代领导人不断绘制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和全党带领全国人民经过艰辛奋斗取得的辉煌成就,既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又为习近平在十九大提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安排提供了历史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