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浦阳文脉 激发文化自信
发布时间:2017-03-28 星期二   杭州网   来源:杭州党建网

浦阳镇调研手记

西泠印社社委会首批调研小组

三月中旬,西泠印社社务委员会第一批调研组来到萧山区浦阳镇,对于此行的多数成员来说,这还是相当新鲜的经历,踏上浦阳,穿行在村落、河塘与田野间,通过浦阳镇领导和村干部的介绍,我们开始认识浦阳,了解浦阳。

浦阳镇位于萧山区南部,在萧山区属于经济发展整体实力较强的乡镇,尤其民营经济较为发达。3月13日至17日,我们首批调研小组以江西俞村为中心,与百余位群众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出于职业原因,浦阳历史文脉和散落于乡间的文物遗存,尤其吸引我们的关注,每到一个村庄,农村文化礼堂是我们必访之处。“我们村的文化礼堂就在俞氏宗祠,前些年集资三百多万整修好的,里面就是永思堂,远近闻名。”江西俞村的俞建德书记一边引着大家往里走,一边自豪地介绍,“这个祠堂已经好几百年了,里面还有几块石碑……”一进门大家就开始细细端详这栋充满历史感的木结构建筑,果然修旧如旧,保存相当完好。厅角一块高达三米有余的俞氏重建家庙碑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一看落款是明万历三十九年,撰文者竟是明末大儒刘宗周,篆额者为与利玛窦有密切交往的王泮,这一发现着实令人意外。“这块碑年份最久,但是从来没有拓出来过,我们一直想找专家帮我们认认看,这不,刚好来了西泠印社!”一旁的村民话语爽朗,我们一行也瞬间有点小兴奋,金石考释恰好是西泠印社专长。文化单位下基层,印社的资源优势能给基层乡村建设起到什么帮助,此前大家心里还不是很有底,但蹲点调研第一天就能为村里解决一个问题,碑文的发现还能充实浦阳历史文脉,这实实在在的成就感鼓舞了我们。调研组当即与村委班子约定,委派专业人员来为四块明清石碑制作拓片、考释文字,提供给相关文史部门。

径游村的蹲点调研经历,再一次令我们感受到了“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魅力。径游村的蒋如祥书记充满自豪地介绍,“我们径游村可是秦始皇东游祭祀大禹时经过的地方,《越绝书》里都有记载。”悠久的历史显然是径游村最引以为傲的地方,村委会设计的入村口标识牌也力图体现这一特点。调研组当即提出,何不将秦篆文字或秦印形式融入标识牌设计,既凸显径游历史文脉、又增加艺术元素呢?蒋书记和径游村干部大为赞同,当即决定请西泠印社帮助参与设计。没想到,这个小小的建议还引起了浦阳镇党委的重视,希望印社能够对全镇十八个村的入村口规划整治也给予指导。

在调研访谈交流中,镇党委委员沈益红和裘晓莉都坦诚地告诉我们,浦阳镇民营经济发达,各村物质条件、基础建设普遍都不错,现在最需要的是文化顾问。比如我们调研的各村文化礼堂,有的村管理用心、人员到位,村级图书馆、文体中心、医务室等运作得有条不紊,文化礼堂功能发挥得很好;但也有的村文化礼堂虽然挂了牌,却并没有起到服务村民的功能,文化凝聚力不够。浦阳镇属于萧山南片,多是历史上聚族而居形成的村落,认宗族、讲家风,对宗祠、家庙非常看重,各村都有百年以上的老建筑,甚至有的祠堂是挂牌的市级、区级文保单位,但实际保护情况各有喜忧,群众要求修复的呼声比较强烈。调研组建议,将部分家庙以文保点身份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尽快整修。裘委员还提出,镇里正在组织编写一部反映浦阳历史人文底蕴,汇集当地文献记载、名胜古迹、名人传说的图书,希望西泠印社给予支持。调研组当即接下了这个任务,决定从编排体例和编辑出版等方面给予协助。

一块碑、一个牌、一本书、一堂课——短短一周的蹲点调研虽然结束了,但西泠印社首批调研组带着任务回来了,我们与浦阳镇的交流与联络还会越来越紧密。我们将继续发掘浦阳人文底蕴,梳理浦阳历史文脉,提升浦阳文化自信。身历其中,西泠印社调研组也感受到了身为文化单位的自豪,美丽乡村建设,我们同样在路上。

作者:   编辑:郑海云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上一篇] 范建军:走进百姓家 体会新变化[下一篇] 市统计局:让农民的生活更加精彩
      中共杭州市委组织部 主办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浙ICP备06052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