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忧乐挂心头
自今年3月始,杭州“百千万”蹲点调研活动在全市全面铺开。领导干部带着思考走下去,带着问题走上来,在“一下一上”过程中,提高了科学决策水平,提升了解决基层问题的能力,为打造勇立潮头铁军排头兵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对山基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市文联蹲点调研组

山基村位于富阳区灵桥镇东南部的山谷中,全村368户1314人。该村山清水秀,自然环境好,坐拥安顶山、大片茶园、直坞水库、安顶山古道、山基溪等自然资源美景。

问题分析。该村自然条件较好但村民富裕程度较低,人均年收入不足2万元,集体经济不到20万元。该村经济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村经济结构单一。村集体经济来源少,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传统手工造纸、茶叶、竹笋以及种植玉米、红薯等农副产品。年轻人大都在外办企业或打工。

2.手工造纸业作为支柱产业污染大经济效益低。手工造纸属于落后有污染产业。目前村里有49户人家以造纸为主业,主要生产迷信用的黄纸。山基溪上游的水质清澈见底。到中下游后不断有浑浊和黄色的水流汇入,水质有明显的变化。据了解,一家造纸作坊一天约生产6000张黄纸,收入为近为600元,但却要排放约1吨黄水,全村急需实现产业转型。

3.基础建设资金需求量大。该村基础建设薄弱。但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传统造纸遗存的保护、蔡九华烈士故居整修、山基溪清淤整治等项目均需要大量资金。其中最重要的一条通往安顶山的公路长约4.2公里,对于打通安顶山旅游,开发几百亩荒地成为茶园,增加农民收入比较至关重要。但由于经费不足,该村几届班子一直修修停停,目前已挖通毛路3.3公里,全部修通预计还需投入近千万元。

解决思路。山基村历史悠久、山清水秀、交通便利,距杭新景高速灵桥出口仅4公里,距杭州市中心仅40公里左右,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科学规划文化旅游产业。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有效开自然景观,把山基村打造成融传统造纸文化、古道文化、红色教育基地和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文化旅游风景区。与邻村光明村共建共联,与其规划建设的孙过庭《书谱》研究院、孙过庭公园等文化景观以及安顶山茶园联成一体,形成一条独特的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下一步,市文联计划帮助该村形成总体发展规划。

2.打造手工造纸文化博物馆。山基村是富阳区传统造纸文化村之一,生产的昌山纸于1915年(民国4年)曾获国家农商部嘉奖及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二等奖。有资料显示,山基村是富阳保留传统造纸作坊遗迹较多的村落,对学者研究造纸业发展史、造纸工艺技术史、经济史、社会学、民俗学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和独特价值。村中还有大量古民居遗存,属于清末民初所建,建议把山基村整体建设成一个传统造纸工艺博物馆,作为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的拳头产品。

3.建设蔡九华烈士故居为核心的纪念馆。蔡九华是山基村人,1928年参加共产党,组建富阳县第一个农民党支部,1930年5月7日牺牲,是富阳为党捐躯的第一人。烈士故居和烈士墓就在村里。建议以此为核心,建设“蔡九华事迹暨富阳第一个农民党支部纪念馆”,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4.挖掘古道文化,形成以古道为核心的旅游线路。山基村是安顶山古道的起点,从山基村上山,经过安顶村到达渔山乡葛村,沿途风景优美,相传古道与朱元璋有诸多关系,在周边地区的户外运动圈已小有名气。建议将相关文化遗产与自然景观资源相整合,形成山基村的山村旅游特色优势。

对桐庐县瑶琳镇小微水体治理路径的分析与思考

市农科院蹲点调研组

问题分析。目前桐庐县瑶琳镇的小微水体整治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整体水质大幅提升。但市农科院蹲点调研组在跟踪走访调查中,发现瑶琳镇各村在推进小微水体水质治理中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污染源短期内无法完成根除。虽然经过前期整治,污染源已大幅度削减,但是渗透到土壤中的污染物消解周期长,后续影响周期长;村民不合理施用化肥、生活污水直排等不良生产生活习惯未得到有效改变,导致新的农业面源污染不断产生,整治难度较大。

2.治水资金不足。水体治理需要大量财政投入,虽然桐庐县水利局已给予一定的清淤补助,瑶琳镇镇政府也以“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小微水体长效管理给予每年500元/个的补助,但仍有较大资金缺口。各村作为管护责任主体,集体经济较为薄弱,缺少资金已经成为制约剿劣工作的重要因素。

3对剿劣工作宣传不到位。村民普遍缺乏环境意识,不仅不主动参与治水,部分村民仍然在河、塘洗衣服洗菜,直接导致总磷量超标、菜叶等残留物在沟渠水塘中沉积造成生物污染,人人参与治水的氛围尚未形成。

解决思路。调研组根据实地调研及水体水质采样检测结果,按照“一点一策”思路要求,认真研究、深入分析,建议方案如下:

1.将点上的污水治理与面上的环境整治协同推进。建议实施水体清淤和沟渠堤岸加固工程,对各水体进行及时清淤,对溪沟、水塘坍塌处须及时加固,对进口沟渠实施三面光改造。加固改造要因地制宜,对进水沟渠特别是坡度较大处要进行驳坎加固,保证沟渠的长期畅通和稳固。对水域面积较大,人口居住集中且具备改造条件的池塘进行改造,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共同推进。比如,东琳村杨家大排山屹水塘整治,将道路两侧的梅川龙井和杨梅树共同纳入整体规划建设,通过修建凉亭、运动休闲场所等设施,整治环境,挖掘和发扬传统历史文化,把杨梅林变为村民纳凉运动休闲的好场所。再比如,永安村的大塘位于人口聚集的新村,整治方案要充分考虑村民休闲功能,与岸上的运动场地进行有效对接,在完成清淤及引水等基础工程后,在池塘配置黄花鸳尾、花叶芦竹、再力花、梭鱼草水生植物,辅助以人工浮岛,吸收水中有机污染物,同时达到景观效果。

2.以加强统筹管理解决资金不足。由于本次剿劣行动时间紧、任务重、工程量大,每个责任主体的资金缺口都比较大,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治任务,达成剿劣目标,必须加强资金统筹使用。建议将农林、水利和环保等各部门用于农田基础设施改造、清淤补助和专项整治工程的补助资金进行统筹安排,结合春耕生产、兴修水利,推进系统治水。

3.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建议建立健全常态化管理制度,在设立“河长制”的基础上,设立“塘长制”,由专人负责管理,定期开展水面漂浮物清理和水底清淤,及时修复溪沟、水塘坍塌处;加强科学施肥、生态养殖和文明规范的宣传教育,减少农药肥料、养殖饲料施用投放量和人为的生活污染对水质及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小微水体水质污染源得到有效管控。设立治水投诉热线,建立举报奖励资金,发动全社会参与劝导、监督、检举破坏水环境的行为,形成人人参与治水的良好氛围。

▲上城区以实绩促实干加速打造“四个标杆区”。积极贯彻落实“百千万”推进会精神,对标“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绩于民”的要求,通过完善“记录、研判、亮绩、反馈”链式管理机制,借助领导干部实绩系统云数据平台,对下基层破难题干部履职实绩进行记录研判,根据研判结果实施月评周报,搭建“四个全域化”推进会亮绩评比舞台,鼓励干部在一线干事创业、争做标杆。同时加大督查通报力度,对挂职实绩落后的干部实行预警并视情况进行谈话调整。激励干部用实绩说话、以实绩领跑,加速打造创新转型、文化传承、生活品质、社会治理“四个标杆区”。

▲江干区把解决“百千万”活动中收集到的问题纳入大党建考核。对标党建责任综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结合区委中心工作开展主题化走访,将走访主题集中发放至各活动组团,让党员干部“做好功课、打好底稿、备好实招”,将走访与赢得群众对中心工作的理解支持紧密结合,着力解决上门入户“访什么”问题。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将走访收集的问题统一纳入全区“智慧党建”问题流转处置系统,对各走访单位问题解决率进行定期晾晒,将最终考核结果纳入大党建考核,以问题解决的实绩检验服务民生的实效,着力解决走访成效“如何考”问题。坚持服务大局理念,指导各社区(村)新一届班子科学规划、规范工作、提升服务,对走访过程中的疑难信访件进行深入调研,积极对接案件涉及的各部门,努力化解一批重、难点信访问题,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怎么做”问题。

▲滨江区持续深化“百千万”蹲点调研活动。深化以“十个一”为主要内容的联户联社联企活动,区、街两级机关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的形式,与社区进行结对联系,做好“个性化”服务。结合社区工作“一天一主题、一周一循环”机制,推动环境整治、综治维稳、精神文明等重点工作常态化开展。建立机关“每周一学”和年轻干部培养机制,机关干部深入征迁一线、生产一线、服务一线开展学习调研,拓宽眼界、理清思路。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走访居民9804户,走访企业1216家,发放调查问卷800余份,召开民情恳谈会105次,进行集中宣讲109次,重点收集梳理问题518个,研究提出有效举措48项。

▲余杭区“四个导向”推动“百千万”活动进入开展。坚持服务导向,推进基层治理。指导帮助各村(社)新一届班子做好发展规划,提升综合治理能力;开展100个重点村(社)包干提升行动,指导开展特色党建等工作。坚持问题导向,解决民忧民虑。对一般信访问题,通过政策解读、教育疏导等措施集中化解;对维稳突出问题,逐件研究制定解决方案;对民生问题,跟踪落实化解举措。坚持大局导向,助力中心工作。指导各村(社)完善剿劣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督导打好剿劣攻坚战;指导帮助新班子制定并落实“美丽余杭”建设工作计划。坚持长效导向,建立制度规范。依托“周三夜访”活动和“一村一社区一机关”结对共建活动,建立长效走访机制,完善结对共建制度;细化大党建工作考核办法,把“百千万”活动开展情况纳入专项考核。

▲淳安县“三抓三促”贯彻落实“百千万”推进会精神。抓学习促认识,将学习贯彻推进会精神作为部机关工作例会重要内容。采取部长讲、干部谈的方式,找准上级要求与本级实际的结合点,从严从实把握好贯彻好会议精神。抓机制促长效,出台《关于深化“践行‘四个人’要求,联百乡结千村访万户”蹲点调研活动的通知》,建立健全月度走访、双向助推、问题督办、结对共建、定期评优等五大工作机制,以“摸实情、强基础、聚人心、解难题、促发展”为目标,常态化推进“百千万”活动。抓组织促保障,坚持把深化“百千万”活动与县委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切实发挥各级党员干部主体作用,并将活动成效作为各乡镇、县直各单位领导班子建设和“大党建”考核的重要内容,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评优、干部日常调整使用挂钩,推动蹲点调研各项工作有力落实。

中共杭州市委组织部 主办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浙ICP备06052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