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俊:点燃基层文化的星火
发布时间:2017-05-03 星期三   杭州网   来源:杭州党建网

临安市太湖源镇调研手记

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委书记、局长 钮俊

因为曾在临安工作过,这次到太湖源镇蹲点调研,我便像是回到家乡一样。几天的走访、座谈下来,脚下这片土地让我感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当年走过的路、见过的人,依然亲切;陌生的是家乡发生的巨变,修葺一新的村道、太阳能光伏屋顶、风情各异的民宿,还有被村民们常挂在嘴边的文化礼堂。带着市委市政府交办的任务,带着如何做好基层文化工作的思考,我在这次蹲点调研中收获颇多。

文化服务要“送下去”,也要“请上来”

晚上8点多,我正在浪口村走访农户,老远就看到村文化礼堂的广场上灯光闪烁,好不热闹。走近一看,原来是“村姑”们正在跳扇子舞,举手投足之间,很有专业水准。听村干部介绍我,大家伙都围拢过来,高兴地说是找到了“组织”。带头的是妇女干部袁良英,她说:“这首扇子舞《人间西湖》是我们最拿手的,早上刚在临安演出,以前还代表临安参加杭州市的文艺汇演,得过二等奖呢。”忙着拍照、放音乐的是村文化员袁柏荣,也是浪口文艺服务队的队长,他补充说:“文化礼堂建起来后,她们天天都会来动动,保持好身材。人多的时候,有100多人跟着跳呢。”我见她们动作到位,便一时兴起问:“下次市里专业的演出团队来,你们的节目能不能拉得上去啊?”“村里能人多了,出3、5个节目没问题。”她们很自信。“好,下次你们负责表演,我负责请艺术指导,到全市的舞台上去亮亮相!”我这样和她们约定。

这些年农村群众的生活好了,文化需求凸显出来了。我了解到,太湖源全镇20个村拥有文体特色团队74支,镇文化站直接辅导的特色团队就有16支,浪口舞蹈队、董昌鼓霸队、高云龙灯队等都是活跃在田间地头的文艺团队。他们的表演有“土”味、接地气,深受当地群众喜爱,是群众文化中独具魅力的组成部分。我们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不单要把市里的文化资源送下去,也要注重发掘“草根的力量”,创造更多机会,从原先文化资源“下行”为主的配送模式,转变为“下行”与“上行”互动的服务方式,这样才能搅动一池春水,让城乡文化都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打通“最后一公里”,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去村里的企业惠尔线缆走访时,刚好遇到临安市人民医院的移动义诊车在厂里服务。院里的医生来了十几个,都是自愿报名来义务服务的。义诊车由一辆大巴改装,X光、B超、妇科、血糖、血压、眼科等日常体检项目一应俱全。这让我很受启发,一来为党员干部放弃休息时间深入群众送服务的做法感动,二来也为这种有内容,能和群众对上眼的流动服务点赞。我们文化部门也有类似的做法,像少儿图书馆的“悦读快车——孩子们的流动图书馆”项目,也是把集装箱车改装,满载少儿图书驶进偏远学校和外来务工者子女学校,解决他们的借书难、看书难问题。但从目前来看,流动服务在人群、规模和常态化运作方面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如何送上群众需要和喜爱的图书,如何解决偏远地区借书、还书的程序,都还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事情。

我特意去村里的农家书屋看了下。浪口村的农家书屋很规范,书籍按少儿、文化、政经等类目整齐排放,4台电脑一字排开,几个小女孩正围着看故事书《小牛向前冲》。听村书记吕建夫说这里已经实现免费wifi覆盖时,我很高兴。这是局里去年做的为民办实事项目,对提高村级文化设施人气很有效果,也让农户能就近享受到数字文化资源。

我和村民们介绍说,在杭州我们想看什么书可以直接去新华书店借,都不用花钱买;想借书,只要手机上选好,快递就会送来。大家听了都很羡慕,说什么时候也能体验一下就好了。看来,我们下一步要用好互联网技术,让群众有更多选择权,在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更方便、更“落胃”。

“文化+”,是思路,更是出路

王安国是我的老朋友了,他在太湖源高云村创办竹种园10年来,园区面积已经有1000多亩,里面种着世界各地的竹子120多种,算得上是临安竹子种植、竹笋培育的一个大名人。但听镇干部说76岁的他把竹园交给了女婿打理,自己一门心思研究起了竹文化,我倒挺有兴趣听他聊聊。

王工刚从济南回来,精神矍铄,说起竹文化来像是找到了“兴奋点”。“临安的竹子自古出名,苏东坡有首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写得就是我们临安。我和几个朋友已经成立了竹文化研究会,打算挖掘竹子的教育、展示功能,发展以竹文化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推动临安竹产业的转型升级。”他侃侃而谈。他这番话说到了我的心里,离开临安十年,让我念念不忘的除了这里民风淳厚外,就是这满山葱绿、绵延起伏的竹林,这是临安的看家宝贝,也是未来发展的优势所在。我很赞同王工“文化+产业”的思路。眼下,杭州正全力打造世界名城,竹文化是杭州讲好国际化故事、打响特色品牌的好题材,可以考虑将竹文化与文创、旅游产业结合,擦亮竹名片,为城市国际化助力发声。

当天下午,镇里的集镇规划展板正在南苕溪的滨河绿道边展示,我看后也提出建议,太湖源镇要做好竹文化这篇文章,需在“竹文化+城镇规划”“+产业转型”“+旅游开发”“+养生度假”“+三生共营”等方面动脑筋,打造一个引得进客源、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的“魅力小镇”。

作者:   编辑:郑海云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上一篇] 姚利民:民声在一线倾听感情在一线融洽[下一篇] 李行健:石竹园村的明天定会更美好
      中共杭州市委组织部 主办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浙ICP备06052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