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海根在田间。 嘉兴市农科院供图
抵达嘉兴市农科院,记者在大门口等候,不一会儿,只见一位头发花白、皮肤黝黑的老伯,骑着电瓶车从拐角处驶来,后面还跟着几条小狗。是他,眼前穿着迷彩长裤的“农民伯伯”,就是“江南水稻育种大王”姚海根。
7月,正是江南早稻抽穗扬花、孕育丰收的时节。面对窗外一大片绿色的稻苗,姚海根吟着“稻花香里说丰年”感叹地说:“很多人不知道,稻花真是香的。”
痴迷于这股稻花香,姚海根伏首田间四十余载,从青葱小伙到年逾古稀;跨越2000余公里“南繁北育”之路,从未停下水稻育种脚步。在秧苗叶沙沙作响的摩挲声中,这位育种专家的传奇人生画卷,也在我们眼前铺陈开来。
“质本农来还农去”
1961年,姚海根进入浙江农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学习。大二院系调整,姚海根和班里同学毅然从工科投身农学,从此与农业结下不解之缘。“‘为农而学,学而为农’是我们这代人共同的信念。”姚海根说。回忆过往,半个世纪前在杭州华家池畔接受大学教育的那种自豪与感恩,至今仍令他颇生感慨。
“质本农来还农去。”大学毕业后,姚海根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开始与水稻打交道。1973年,他调回嘉兴。从此,这个从嘉善西塘走出的农家子弟,便把大半生都献给了家乡的一方水稻。
在嘉兴的第一年,姚海根跟随老同志跑遍全市的10个县,了解各农区生产现状,总结农民丰产经验。他发现,“老三代”水稻品种抗病性差、产量低,一旦稻瘟病暴发,往往颗粒无收。
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人增地减之势不可逆转。在姚海根看来,粮食是农业的基础,而良种则是粮食的基础。要破解困境,让浙江人、乃至全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就必然要在这“二分田”上做文章。为了尽快培育出新品种,第二年9月,姚海根便主动请缨加入水稻育种组,就此踏上了“南繁”之路。
所谓“南繁”,就是利用海南冬春两季独特的温光条件,加种一季水稻,南繁北育,穿梭交替,在一年中完成两个育种世代,加快新品种选育进程。
冬往夏归,姚海根这样一走,就走了数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