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莲凡,杭州市北秀小学课程部主任,2020年4月以来支教于阿克苏市天杭实验学校,任教五年级英语教学,并担任天杭实验学校英语教研组长、天杭实验学校援疆教师组组长及阿克苏市英语兼职教研员。
从贵州黄平到新疆阿克苏——援教圆梦 吴老师从小生长在边远山区农村,幼年求学的不易使她对“支教”有着特殊的情结。早在大学期间,她曾利用寒暑假去农村小学支教。2019年4月,吴老师曾支教于贵州省黄平县野洞河镇中心小学。一个月的支教生活虽然艰苦,尽管每天的工作都安排得满满的,但她觉得时间太短,无法真正实现自己的梦想,她希望能有机会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和老师。就在贵州支教回来不久,当收到援疆教师选派通知时,吴老师第一时间报了名并有幸成为杭州市第十批援疆教师中的一员。 得知吴老师要去新疆支教,许多亲朋好友不免为她担忧。“新疆条件会不会很艰苦?”,“新疆气候很不好吧?”……,面对同事和朋友们的关心,吴老师笑而不语,脸上始终有着坚定的神情。当然,对新疆支教情况不了解的她,心里还是没有底。想起年迈的父母和婆婆,要说没有顾虑也是不可能的,就在不久前的贵州支教期间,头天晚上通电话时还好好的公公,第二天傍晚却因突发疾病与世长辞,婆婆至今还没走出悲痛的阴影,这也是她最放心不下的。尽管如此,当吴老师把“援疆”的想法告诉家人时,家人对她的决定非常支持,正因为有了领导、朋友和家人的关心,吴老师克服了种种困难,踏上了阿克苏的支教之路。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任重道远 吴老师支教于阿克苏市天杭实验学校,和她并肩作战的还有12位来自杭州各个区的老师们,他们分别任教于学校小学部和初中部的各门学科。吴莲凡老师担任天杭教师组组长,组内13位老师每天乘坐班车早出晚归,同进同出。无论工作还是生活的方方面面,吴老师都像个大姐姐般地呵护着大家,平时除定期组织老师们学习、讨论,还不适时机地开展一些业余活动,如诗朗诵、合唱、植树、学习考察、举办生日Party等,使援疆生活平添了几分精彩。一年半来,援友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彼此亲如兄弟姐妹。 天杭实验学校又名阿克苏市第十六中学,是一所杭州市全额援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2019年8月投入使用。无论是硬件设施、生源条件还是师资力量都是当地一流的。显然,这与心目中的“支教”不一样,面对这样的情况,吴老师脑海里冒出了一长串的问题。作为援疆教师,如果没有过人的本领,将如何胜任这里的教学工作?如何能够带好徒弟并使其信服?这里需要的是理念,需要的是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因此,如何使杭州“美好教育”理念扎根于阿克苏,并在此开花、结果?这才是每位援疆老师需要思考并践行的。打铁还需自身硬,唯有学习补。进疆前,吴老师通过线上交流,不仅对中、小学部英语组的教师开展业务指导,还对多位其他学科老师修改德育论文、教学案例,为学校德育及大队部工作提供资料、提出可操作性建议。 从研究教材到走进课堂——轻负高质 由于疫情的影响,第十批援疆教师进疆时间推迟,但是吴老师并没有因此而推迟开展工作。相反,吴老师心里装着杭、阿两地学生,一方面对天杭实验学校四年级6个班级的孩子进行钉钉网上直播课;另一方面,由于杭州的学校同样推迟开学,顶班的老师一时还没到位,吴老师便主动承担起对杭州学生的网上教学,为此常常是手忙脚乱还顾不上吃中饭。网课教学中克服了两地作息时间不同、教材不同以及直播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等困难,先后共计上直播课30多节,受益学生250余人。 到达受援学校后,吴老师和她的团队第一时间走进教室,争分夺秒,一手赶进度,一手抓质量。由于杭、阿两地小学英语教材的不同,她每天下班后要花大量的时间钻研教材,搜集资料,在教学中融入杭州教材的相关资源,精心设计制作教学课件,让不同梯队的孩子在课堂上各有所获,并将备课资源分享给徒弟。吴老师的教学很快得到了孩子、家长和同行的认可,所任教的班级学生成绩均在原有基础上大幅提高。 为了惠及更多教师和孩子,援疆期间吴老师曾先后走访第十一校、第二校等多所学校,为当地的孩子和老师送去阅读教学和对话教学等不同课型的示范课;为当地老师们开展业务指导,所做讲座《小学英语情境创设策略》、《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探究》、《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文本的有效解读》等深受好评,在听课老师中引起强烈反响。 从日常教研到团队提升——亦师亦友 因疫情在家办公期间,吴老师便迅速进入了工作状态,她利用钉钉、QQ等媒体与受援学校的老师多次开展线上教研,分别指导组内老师参加阿克苏市教科局举办的新教师微课比赛、命题设计比赛、创新作业设计比赛、录像课比赛等多项教学比武活动。 到达天杭实验学校的第一天,学校举行了隆重的师徒结对仪式,吴老师与英语教研组的老师们签下师徒协议,从此结缘,亲如一家人。为了培养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她把“传帮带”工作作为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上班时间不是在上课就是在听课,或是听课后的交流中,一年半来线上线下听课超过100节。通过大量听课诊断课堂,发现问题,吴老师发现老师们基本功都很扎实,但有一个通病,那就是课堂上时不时英文夹杂着中文。课后,吴老师带领老师们一起分析,寻找问题的症结,老师们提出,很多时候不讲中文学生不懂怎么办?对了,这些课堂中的问题正好是大家需要研究的课题。6月份,吴老师指导老师们撰写课题,她把问题作为课题研究的来源,指导徒弟撰写课题。其中,两个课题分别在阿克苏市和地区立项。 为了让新入职的徒弟尽快提升,吴老师每日开放课堂,让徒弟随时进班听课,在11月份的新教师汇报课上,梁娇娇老师和刘金柱老师的汇报课受到了听课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同时她分别指导杨静和刘丽两位骨干教师参加校内骨干教师展示课及阿克苏市“百师百课”展示课,取得良好成绩。 援疆期间,吴老师指导徒弟参与各种教学比武成绩喜人,其中,阿克苏市级奖次11项,地区级奖6项。本学期,在市教科局举办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及录像课三项评比中,3位徒弟均获得市一等奖,被选送到地区参评后再次获得三项一等奖的好成绩。今年年初,1位徒弟被评为阿克苏市教学新秀。 从献计献策到跃然纸上——倾囊相助 对于新学校而言,校园文化和课程建设无疑是学校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正好吴莲凡老师所在的杭州市北秀小学是拱墅区课改种子学校,学校课改成果喜人,凭借自己已有的一些课程管理经验,吴老师多次与天杭实验学校的相关领导和团队交流研讨,为学校“山.水”文化课程的构建献计献策。去年7月1日面向全校教师做课程讲座《基于“山.水”文化的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构建》引起了与会老师们的强烈反响和共鸣。本学期,执笔撰写学校课程规划方案,协助领导搭建了学校课程架构体系。 万里援疆路,一生援疆情。时间如白马过隙,一年半的援疆时间转瞬即逝,虽然辛苦但她觉得非常充实,援疆生活必将为援疆教师的工作生涯平添浓墨重彩的一笔。援疆教师改变了孩子,成就了老师,同时也圆了自己的支教梦,因此,援疆即是“援”己。随着越来越多援疆教师的加入,我们将会欣喜地看到,杭州“美好教育”理念已悄然植根于阿克苏的教育土壤,不久便会开花、结果,祖国东西部的教育差距必将越来越小!吴老师表示,援疆生活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她早已将阿克苏看作第二故乡,在以后的日子里,她将以实际行动帮助那里的师生,会继续为实现国家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之目标而不懈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