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阿概况   地理区位   前沿动态    杭网追踪 援建成果    援建故事   阿克苏特产  阿克苏风光
 
您现在的位置: 杭州网>>援建阿克苏 杭州在行动>>
一师二团耐盐碱水稻实验田开镰收割 70亩“海水稻”全部成活
2021-11-07 21:30:00杭州网

11月6日上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阿拉尔市二团的水稻田里机器轰鸣,两台大型水稻收割机开始了二团70亩耐盐碱水稻实验田的收割。

这70亩金灿灿的水稻尤为可贵,肩负着盐碱水土环境协同改良实验的重任,也孕育着破解制约二团水稻产业发展瓶颈的希望,而这粒希望的种子是从今年年初就开始酝酿的。

image.png

据了解,二团是兵团水稻种植的发源地,每年水稻种植近三万亩,培育的天山雪米曾获国家金奖,享誉全国。但因土地盐碱化问题,制约了水稻种植发展,破解盐碱化危害是二团急需解决的一个课题。

image.png

今年3月,在杭州市援疆指挥部的对接和邀请下,浙江大学盐碱水土环境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团队负责人王建江一行先后来到阿克苏市、第一师相关团场考察走访。海水稻种植对于盐碱地耕地提质改良有着极大促进作用。5月,在杭州援疆指挥部的牵线下,在袁隆平青岛海水稻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浙江农业科学院技术支持下,在二团党委的高度重视下,仅用14天时间,完成新疆美丽乡村生态农业科技中心“盐碱水循环利用暨碱水稻实验基地”在二团的落地工作,并完成一期实验基地70亩试验田5个品种耐盐碱水稻种子播种。

image.png

6月10日,南疆盐碱水土环境协同改良关键技术及耐盐碱水稻选育种植示范项目签约,浙江大学建工学院水利工程系、兵团第一师二团、新疆美丽乡村生态农业科技中心三方正式联合启动“耐盐碱水稻选育示范工程”。

70亩耐盐碱水稻,选择中度、重度盐碱地试验种植了5个品种耐盐碱水稻,浙大专家在种子选育、水土治理、种植技术等方面全程跟踪指导、二团成立专门项目小组精心培育呵护,做好服务保障工作。金秋终于迎来了丰收的时刻。

11月6日, 新疆教育厅副厅长、新疆大学原校长努尔夏提,新疆交通厅副厅长牛学魁,新疆龟兹智库研究院院长帅平华等来到收割现场,第一时间了解“海水稻”引种效果。

两台大型水稻收割机同时运转,一天时间完成70亩水稻收割。专家们仔细观察、比对、测算,这70亩耐盐碱水稻克服种植时点较晚、撒播方式为主和生长周期不足等不利因素影响,实现所有品种全部出产的目标,最高亩产量315公斤,平均亩产250公斤。 浙江省农科院水稻专家陆艳婷预测,在二团现有盐碱土地条件下,耐盐碱水稻品种将有更高的产量潜力,正常情况下亩产可超500公斤。   

image.png

兵团第一师二团党委常委副团长、杭州市援疆指挥部机关纪委副书记钟一民表示,二团“海水稻”试种成功,充分体现了科研力量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充分体现了二团对科技引领的重视和项目执行的高效。以此为契机,明年二团将在今年试种基础上进一步优选品种,扩大耐盐碱水稻种植面积,通过二团种植海水稻的先行先试,继续探索兵团农业产业提升的新路径。


来源:杭州市援疆指挥部    作者:    编辑:陈周滢    
 
援阿概况

2010年6月,杭州市援疆指挥部作为“全国第一批,全省第一个”率先进驻新疆阿克苏市开展援建工作。

依据部署,援建共10年,目标到2020年,帮助阿克苏市实现小康。[详细]

援阿规划
  杭州援建阿克苏,大致分为项目援助、智力援助、产业援助三个方面。项目援助主要是投入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智力援助方面,杭州将通过人才的培养,保证其长久的发展。产业援助方面,杭州通过吸引浙商投资办厂等方式,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详细]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策划、编辑:林尧   陈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