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阿概况   地理区位   前沿动态    杭网追踪 援建成果    援建故事   阿克苏特产  阿克苏风光
 
您现在的位置: 杭州网>>援建阿克苏 杭州在行动>>
跑好援疆接力赛,情暖杭阿共江南
2021-11-08 11:41:10杭州网

杭阿情谊,深远绵长。一个是诗画烟雨的宋韵江南,一个是雄奇瑰丽的塞上江南。

在组织的关心培养下,2020年3月,第十批杭州援疆干部人才带着使命、带着责任、带着情怀来到新疆阿克苏市,接过了对口援疆的接力棒,他们聚焦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以凝聚人心为重点,走融合式援疆新路,向更实处落笔,向更深远处发力,努力打造产业协作、数字化转型、消费协作、文化交流、援派铁军“五张金名片”,共同续写了新时代杭阿合作共赢的崭新篇章。

小小石榴籽,暖暖杭阿情。如今,一个个刻着“杭州元素”的项目陆续出现在阿克苏这片大地,进一步推动杭州与阿克苏两地多维度、深层次交往交流交融,绽放朵朵民族团结之花。

民生为本

同心共谋增福祉

对口援疆,民生先行。新疆的秋如打翻的调色盘,各色掩映,让人目不暇接。而在库木巴什乡中心小学,学生们正朝气蓬勃地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这是一所乡镇寄宿制学校,可容纳62个教学班近2700余名学生,不仅有装修精美的美术室、功能齐全的科学实验室,还有环境舒适的宿舍楼、食堂,实现了学习在学校、生活在学校、成长在学校的一站式服务,承载了学生和家长的美好期盼。

据悉,库木巴什乡中心小学和喀拉塔勒镇中学均是杭州援疆全额援建的学校项目。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两所学校均于2020年当年开工,当年交付使用。今年,杭州援建的阿克苏市第十七中学、第十八中学正顺利推进,两校2022年9月建成投用后可容纳4800多名学生,极大方便附近居民子女就近入学。

好的学校,不仅要基础设施好,还要软实力强。杭州援疆指挥部持续抓好杭州美丽教育示范线工程。两批次124名援疆教师与470余名阿克苏老师结成师徒传帮带对子,2020年3月以来,开展讲座300余场、公开课400余节、听评课5600余节、顶岗上课13000余节;推动名师工作室、学校、班级结对共建,杭阿两地学校友好结对30对;持续用好杭阿 “智慧+空中丝路课堂”平台,杭阿两地开展远程教研、同课异构、党建团建共建等云端活动;深入开展“名师名校长阿克苏论坛”“百师百课”系列示范讲座等活动,集成杭州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教育援疆。

在阿克苏市还能看到杭州模样的新农村,深入到乡镇“最后一公里”。着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杭州援疆大力推进依干其乡巴格其村、托普鲁克乡“杭州新村”提升改造,富民安居房、文化礼堂,让乡村居民过上了现代安居生活。同时,积极推动村级基层组织阵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项目建设,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大力促进阿克苏市医疗质量和体系的提升与完善,2020年建成阿依库勒镇卫生院,极大改善乡镇卫生基础设施条件。深入推进组团式医疗援疆,形成“多院帮科·专科联盟”的帮扶机制,深化推进“张玉柱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驻阿克苏工作站”,支持建立“杭州市甲状腺乳腺外科名医工作站——罗定存名医工作室”“浙江杭州援疆口腔专家工作室——林军名医工作室”,帮助当地更多的疾病患者,共享先进的医疗技术,为阿克苏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骨干医疗团队,助力当地医疗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如今,在援疆力量的驱动下,阿克苏市的改变,不仅仅是幼儿园、民居、卫生院,一系列基础设施的改善让老百姓的生活更便捷、更幸福。

正如杭州市援疆指挥部主要负责人所指出:立足阿克苏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靶向民生改善,科学谋划实施,把一个个惠民生、强基础、促发展的民生项目打造成推动发展的工程、民族团结的工程、凝聚人心的工程。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陈潇奕 冯 勇 叶锡挺    编辑:高婷婷    
 
援阿概况

2010年6月,杭州市援疆指挥部作为“全国第一批,全省第一个”率先进驻新疆阿克苏市开展援建工作。

依据部署,援建共10年,目标到2020年,帮助阿克苏市实现小康。[详细]

援阿规划
  杭州援建阿克苏,大致分为项目援助、智力援助、产业援助三个方面。项目援助主要是投入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智力援助方面,杭州将通过人才的培养,保证其长久的发展。产业援助方面,杭州通过吸引浙商投资办厂等方式,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详细]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策划、编辑:林尧   陈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