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日,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和杭州市援疆指挥部干部人才在援疆楼前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 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朱林森带领援疆干部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和援疆誓言。省、市援疆指挥部援疆干部人才代表国旗下讲话,分享援疆心得和体会。 
实干筑就援疆路 杭州市援疆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 冯勇 刚刚过去的10月,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二十大报告对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进行科学谋划,擘画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 我们生逢一个伟大的时代,而万千记者有幸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记录者。作为一名援疆记者,从祖国的最东边横跨到祖国的最西部,亲历杭州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对口支援阿克苏的全过程,至今采写报道300余篇,编辑稿件700余篇,见证杭州援疆人走在前列,干在实处。3年里,杭州对口支援阿克苏市共98个大项,产业援疆唱响富民兴疆最强音,教育医疗增进民族群众获得感,交往交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我个人也援疆工作中不断历练成长,有所得、有所悟。 实干筑就援疆路 今年4月,由杭州援建的喀拉塔勒镇中心卫生院竣工投入使用。卫生院院长焦卫东告诉我,“我们的住院楼是全镇唯一有电梯的建筑,转运病人非常方便。以前老卫生院用氧气瓶,要到60公里外的制氧站去拉,现在卫生院有了自己的制氧间!”我亲眼看到援疆医生在卫生院开展义诊时,诺大的候诊大厅坐满了村民,民有所需,我有所为,援疆援到了村民的心坎里。 今年9月,杭州全额援建的阿克苏市第十七中学、十八中学启用,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齐全,标准足球场、塑胶跑道,足以让杭州学生都心生羡慕。我清楚的记得入疆后第一次实地采访就是这里,当时还只是一块待平整的空地。开学当天援疆干部楼琦峰在微信朋友圈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看着老师孩子们步入新学校时那绽放的笑容,回想三百多个日夜,从规划蓝图到竣工交付,所有辛苦和付出,都值得!”是杭州援疆人把一张张蓝图变成现实。 我曾经为一堂课红过眼圈。刘芳是一名援疆教师,中秋前夕她和杭州后方连线教学,而和她连线的教师正是她的女儿。母女两代教师,在中秋节,相隔万里,以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见面。上课结束时,女儿潘文珺深情地说: “祝我的妈妈以及所有的援疆工作者中秋快乐!向你们致敬!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她声音颤抖、眼中有泪,全场人为之动容。那时我突然明白援疆人抛家舍亲,关山万里,为了什么?只为“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感人的援疆故事有很多,我看到过最简单的开工仪式,一条横幅、一支电喇叭,这是村里果园小路的拓宽工程,它将让疆果东送头上一公里更加通畅。 我见识过阿克苏的蚊子,在海水稻的实验田里,凶猛异常。但援疆干部隔三差五就往稻田里钻,因为这70亩水稻肩负着盐碱水土改良实验的重任。 我吃过阿克苏最新鲜的水果,那是援疆干部到结对亲戚家串门儿,亲戚从院子里的果树上现摘的。夏天日头猛,维族老妈妈拿出毛巾给援疆干部擦汗,目光慈祥,像看自己的孩子。 这些援疆的温暖瞬间,留在援疆报道的文字里、照片里,更深刻在阿克苏这片土地上,是杭州援疆人苦干实干留下的印迹。 平台锤炼打铁功 援疆是大熔炉、大平台、大学校,在这个平台上我们不断锤炼党性,提升能力。从党课、书籍中学,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工作实践中学,学习领悟守正创新的深刻内涵,不断提高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向身边的援疆干部人才学,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使自己成为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的援疆人。 尽职尽责勇担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对口援疆是国家战略,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援疆记者,要牢记使命,学深悟透中央新疆工作精神,找准服务杭州援疆工作和阿克苏发展的切入点、结合点、发力点,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讲好援疆故事,弘扬援疆精神,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为高质量推动杭州援疆工作贡献力量。 二十大报告中说,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我们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援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