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阿概况   地理区位   前沿动态    杭网追踪 援建成果    援建故事   阿克苏特产  阿克苏风光
 
您现在的位置: 杭州网>>援建阿克苏 杭州在行动>>
媒体聚焦丨杭州援建的乡镇卫生院上了新疆日报
2023-09-22 22:55:00杭州网

9月20日,新疆日报聚焦浙江援疆,刊发了题为《敢做善为勇争先》的专题报道,其中杭州援建的阿克苏市喀拉塔勒镇中心卫生院作为民生项目,获点赞。

之江潮涌,逐浪追高。

面朝东海、以“敢为人先”著称的浙江,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敢于打头阵、当先锋、作示范,在对口援疆工作中更是源源不断地出实招、求实效、用实劲,敢做善为勇争先。

浙江省自1997年起对口支援新疆,2010年之前对口支援和田地区。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启动以来,开始对口支援阿克苏地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自此,“接力棒”在塔里木河畔一棒棒传递,“浙阿情”跨越千山万水延续,13年里累计援派干部人才6669人,投入计划内援疆资金218.9亿元,实施援疆项目1711个。

漫漫援疆路,拳拳赤子心。时光的列车一路向前,工作的标准持续拔高。进入“十四五”以来,浙江省深入贯彻落实第八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产业援疆、智力援疆、民生保障、民族团结、文化润疆、清廉援疆“六大工程”,进一步丰富了援疆工作载体,擦亮了援疆“金名片”。

浙江援疆“十城百店”“送客入疆”工程被列为全国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优秀典型案例,“南孔文化润疆”“组团式”职教援疆等入选国家对口援疆“典型经验做法”,托管阿拉尔医院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获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优秀实践案例……在环塔里木盆地最大的特色林果基地阿克苏地区,不少群众由衷地说,最美最甜的果实,不是这里的杏子、红枣、葡萄和“冰糖心”苹果,而是一个个援疆项目结出的累累硕果。

深化协作 推进产业提质增效

产业是发展之基、富民之源。乡村振兴,产业先行。

“十四五”以来,浙江援疆准确把握对口援疆工作方向和重点,深度聚焦阿克苏地区和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各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准发力,下大力气务实推进产业援疆,不断壮大受援地特色优势产业,全力支持受援地增强“造血”功能,探索出产业援疆的“浙江模式”,画出产业援疆的“浙江路线图”。

“在浙江丽水市援疆指挥部的帮助下,我们公司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建立了2000亩红枣示范基地,使红枣的产量和质量得到大幅提升。同时,我们除了销售本基地的产品,还积极收购‘百十一’林果基地的红枣核桃,每年在浙江省拓展‘都护臻品’销售网店不少于15家。”9月13日,新疆丽耕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牛猛说。

这是浙江省产业援疆中深化与受援地产业协作、推进受援地产业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

“十四五”以来,浙江援疆聚焦纺织、农林畜牧和能源化工三大产业,不断迭代升级“十百千”工程(“十城百店”“百村千厂”“万亩千亿”),一以贯之,绵绵用力,推动产业发展取得实效。无论从无到有建链,还是从优到特强链、从短到长补链,无不体现着浙江担当、浙江精神,显现出浙江模式、浙江样本。

阿克苏地委副书记、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骆梅英介绍,浙江省援疆指挥部积极推动科技助力产业发展,首批浙江援疆科技特派团已进驻阿克苏。下一步,将立足浙阿两地所能所需,务实推进产业项目、平台、配套三大“十百千”专项行动,支持受援地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提升自主发展能力。

——实施产业项目招引“十百千”专项行动。围绕“阿克苏所需浙江所能、浙江所需阿克苏所能”,加强统筹,发挥各市援疆指挥部与受援地协同招商动能,建立浙江10个市援疆指挥部与阿克苏地区及兵团第一师10个县(市)政府协同招商机制,助力招引一批完善产业链、融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做强创新链、打造循环链的项目,每年力争助力招引重大产业项目100个以上,助力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超过1000亿元,以高质量招商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

——实施平台能级提升“十百千”专项行动。依托浙江产业平台先发优势,聚焦阿克苏地区纺织服装、化工等重点产业链,建立地区重点园区与浙江优质园区的结对帮扶机制,推动两地园区结对共建、资源共享,力争通过3年努力,助力阿克苏地区及兵团第一师打造产值十亿级产业园区10个以上,百亿级产业园区5个以上,力争实现千亿级产业园区零的突破,助力阿克苏地区园区规模提升和特色产业集聚发展。

——实施产业配套建设“十百千”专项行动。依托浙江科技和人才优势,以增加产业创新供给为核心,以提高产业服务能力为目标,统一谋划、整体推进产业配套建设,更多集聚创新资源、更快转化创新成果、更好补齐配套短板,为推进产业高新化、服务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围绕产业集群建设的研发、设计、公用工程、辅助产业、检测、品牌、电商、物流、金融、人才等10大环节,集成打造科创、物流、人才等平台,力争通过3年努力,阿克苏地区及兵团第一师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家以上,培养高级技能人才3000人以上。

优化项目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十四五”以来,浙江省立足受援地基层群众所急所需,将大量资金投向阿克苏地区的民生项目。

在浙江省杭州市援建的阿克苏市喀拉塔勒镇中心卫生院,前来就诊的71岁老人阿布力孜·乃麦提感慨道:“现在的卫生院条件太好了,花钱又少,看病又方便,我从家里走过来只需要5分钟。”笔者看到,这座覆盖全镇4万余人的卫生院,手术室、中医诊疗室等设施一应俱全,群众的常见病、多发病可实现就近治疗。对于一些疑难杂症,卫生院医生可以与阿克苏市级医院甚至杭州的专家开展远程会诊。

浙江省绍兴市援疆指挥部大力实施“名校名师名班主任”的“三名工程”传帮带工作。在阿瓦提县成立绍阿基础教育联盟,促成两地36对学校结成“校际联盟”,助力21个学科工作室提档升级。加强“绍派名才”引用,挂牌阿瓦提名师工作室9个,援疆教师创设“1+ 3+1”“雁阵·链式”等传帮带新模式,借助“互联网+”教育平台开展云端课堂、云端教研、云端培训、云端研学系列活动,让阿瓦提充分享受绍兴的优质教育资源。

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聚力解决升学难、看病难、就业难问题,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十四五”以来,浙江援疆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重点,大力推进民生保障,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受援地群众心坎上。

骆梅英表示,浙江将始终坚持民生需求导向,注重资金投向和项目布局优化,建立项目全周期、体系化管理机制,形成援疆项目管理“一盘棋”。

——立足“小切口”抓细民生项目。在年度项目实施计划基础上,进一步做细每个项目的颗粒度,确保项目可落地、可实施,重点围绕地方实际所需、群众急难愁盼,从小处着手,发挥援疆资金“小切口大民生”的作用。例如,调研走访发现一些农村学校硬件还相对薄弱,学校沙地跑道较多,对此开展操场“沙改塑”“渣改塑”工作,实施“助跑”计划,在嘉兴援建的沙雅县开展试点后再向全地区推广。

——立足“大牵引”抓好民生项目。结合“十四五”援疆规划中期评估,加强项目整合调整、科学布局,精准实施一批浙江辨识度强、牵引性大的标志性项目。例如,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打造美丽乡村“十村示范百村提升”升级版,形成“打造示范、带动一批、整体提升”的链式反应。

——立足“体系化”抓实民生项目。做实目标体系、工作体系、责任体系、评价体系,建设项目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对项目进度及资金情况的实时监管、有效调度。通过体系化推进,持续擦亮民生项目“金名片”。例如,浙江援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启明行动”,自实施以来,建立了残疾儿童摸排筛查、救治康复、新生儿出生缺陷预防、康复救助能力提升、特殊教育扩容提质“五大体系”,引发了“救助一个、帮扶一家、影响一片”的连锁效应。

文化润疆 同心筑梦开创未来

山海和鸣,同心筑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浙阿两地同心绘未来,奋力开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新局面。

今年暑假,在浙阿两地联合举办的2023年“小小石榴籽·共筑中国梦”系列青少年融情夏令营开营仪式上,沙雅县托依堡勒迪镇中学八年级学生乃皮萨·艾思克尔动情地说:“我们能够在活动中互相学习,一同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增强体魄、磨炼意志,民族团结的种子已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

浙江省衢州市和乌什县合力打造“有礼润燕山”品牌,改造提升南孔儒学文化园,建设南孔文化长廊,创建“有礼学校”,利用两地红色资源,开展各类儒学文化、红色文化宣传教育活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受援地群众血脉,融入受援地群众日常生活。

“十四五”以来,浙江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把促进民族团结贯穿到援疆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系统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施浙阿“百校十万‘石榴籽’青少年融情工程”,创新“书信手拉手”“融情夏令营”“同心享亚运”等品牌活动,开展“点亮万个微心愿”“我有一棵树,长在阿克苏”大型援疆行动……

骆梅英介绍,眼下,浙江省援疆指挥部正持续打响“我爱浙疆”“浙里石榴红”品牌,不断增强“五个认同”,推动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持续擦亮浙阿“三交”工作“金名片”,以亲融情筑同心。开展“浙阿同行走亲融情”系列行动,召开首届生态文明(阿克苏)论坛暨柯柯牙精神时代价值研讨会,组织戏曲、文博、影视、非遗等文化交流展示和文艺创作采风活动;深化浙阿“百校十万‘石榴籽’青少年融情工程”,做大“点亮万个微心愿”“石榴籽一家亲”等品牌;升级“我有一棵树,长在阿克苏”大型援疆行动,嫁接“西果东运”、电商创业等项目,做深群众性援疆新模式。

——全力打造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阵地,以形铸魂聚共识。持续打造南孔儒学文化园、别迭里烽燧长城国家文化馆、昆岗文化园等一批特色文化园。启动农村文化礼堂提升行动,举办浙阿两地“我们的村晚”系列优秀节目交流展演活动。助力受援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标准化,推动两地结对共建。

——积极拓展文旅融合发展新载体,以旅彰文促融合。实施旅游兴疆“双珠计划”,集中力量打造以天山托木尔大峡谷为核心的世界自然遗产明珠带和以克孜尔石窟、独库公路库车段为核心的龟兹世界文化遗产明珠带,推出若干条黄金旅游线路,串珠成线,串线成链。深化文旅“小组团”援疆,建设文旅柔性援疆人才专家库,大力培育受援地文化和旅游规划、管理、经营、服务等方面的人才。深化“引客入阿”工程,开展“百团万人”旅游援疆行动,进一步拓宽文旅融合发展朋友圈,推动两地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更加深入。

来源:新疆日报    作者:    编辑:高婷婷    
 
援阿概况

2010年6月,杭州市援疆指挥部作为“全国第一批,全省第一个”率先进驻新疆阿克苏市开展援建工作。

依据部署,援建共10年,目标到2020年,帮助阿克苏市实现小康。[详细]

援阿规划
  杭州援建阿克苏,大致分为项目援助、智力援助、产业援助三个方面。项目援助主要是投入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智力援助方面,杭州将通过人才的培养,保证其长久的发展。产业援助方面,杭州通过吸引浙商投资办厂等方式,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详细]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策划、编辑:林尧   陈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