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阿概况   地理区位   前沿动态    杭网追踪 援建成果    援建故事   阿克苏特产  阿克苏风光
 
您现在的位置: 杭州网>>援建阿克苏 杭州在行动>>
新时代“千鹤妇女精神”鹤鸣阿克苏多浪河
2024-05-09 19:50:00杭州网

image.png

近日,新时代“千鹤妇女精神”在阿克苏市的实践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杂志、中国妇女报客户端等媒体关注。让我们跟着报道,一起看看新时代“千鹤妇女精神”如何唤起“她力量”、融入千万家。

在阿克苏地区,新时代“千鹤妇女精神”正与“柯柯牙精神”形成合力,在更深的认同中,凝聚起各族群众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上世纪50年代,千鹤村妇女在党的领导下,打破旧俗,走出家门,在农村广阔天地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4月17日,在千鹤妇女精神阿克苏实践基地,阿克苏市妇联挂职副主席、千鹤妇女精神阿克苏实践基地负责人郝利欢正在为前来参观的阿克苏市依干其镇依干其村妇女讲述“千鹤妇女精神”。

伴随着郝利欢的娓娓道来,千鹤村妇女的事迹在依干其村妇女心底引发共鸣。村民米日古丽·艾麦尔深有感触:“妇女能顶半边天,我们不能只围着灶台和孩子转,千鹤的姐妹为我们作出了榜样,我们也要通过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最是文化润人心。“千鹤妇女精神”这一杭州红色文化精髓,跟随援疆干部的脚步,从西子湖畔来到多浪河畔,激励着同处祖国大家庭中的阿克苏各族妇女勇敢追梦、破茧成蝶。

美丽“仙鹤”飞来多浪河畔

绿水迢迢,青山逶迤。绿水青山间的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梅城镇千鹤村,因《诗经》“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的浪漫描写而得名,这里也是“妇女能顶半边天”思想的重要发源地。

解放初期,建德境内留有“妇女下田,无米过年”的旧俗,广大妇女被束缚在家中。为鼓励妇女走出家门投入劳动生产,党员干部挨家挨户走访谈心。千鹤村妇女率先响应号召,她们喊着“劈山拦河溪改田”的口号,走出家门、走入田间地头、投身农业生产,孕育了“不等不靠、敢想敢干、团结协作、艰苦创业”的千鹤妇女精神。1955年,毛泽东同志为千鹤村妇女事迹题写了512字按语,首次明确提出“妇女是一种伟大的人力资源”。在按语的鼓舞下,千鹤妇女的积极性更加高涨,带动周边妇女一起学技术、学文化,投入农业生产,成为当时妇女投入生产劳动的标杆。

历史奔腾向前。进入新时代,千鹤妇女精神内涵更加丰富:自强奋斗撑起半边天,创新创业敢为天下先,忠诚奉献共圆家国梦。为让新时代“千鹤妇女精神”更加有形有感有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在杭州市援疆指挥部支持下,2021年9月,千鹤妇女精神实践基地落地阿克苏。

走进实践基地,从序厅里投身各行各业的妇女群体浮雕,到“千鹤妇女精神”“柯柯牙精神”“胡杨精神”历史故事的集中展示,再到家风家训馆中的母亲教子故事,“石榴花”巾帼宣讲队、文艺社团、家庭教育讲师团、志愿者服务队和法律咨询服务队活动掠影,处处体现着“千鹤妇女精神”在阿克苏地区的有益实践。

郝利欢说:“实践基地是集展示、教学、交流、就业创业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妇女实践活动场所,基地以弘扬‘千鹤妇女精神’为抓手,做到门常开、灯常亮,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重要节日有亮点,在润物无声中激励妇女同胞自强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巾帼力量。”

千鹤妇女精神阿克苏实践基地开馆以来,累计接待各类学习观摩700余批次、数万余人次。实践基地已成为红色精神传承、创新创业实践、巾帼英模引领、家风家教弘扬的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展现阿克苏各族妇女爱国爱疆、开拓进取精神风貌的同时,鼓舞各族妇女笃行致远,不负芳华。

来源:杭州援疆    作者:今日新疆、中国妇女报客户端    编辑:高婷婷    
 
援阿概况

2010年6月,杭州市援疆指挥部作为“全国第一批,全省第一个”率先进驻新疆阿克苏市开展援建工作。

依据部署,援建共10年,目标到2020年,帮助阿克苏市实现小康。[详细]

援阿规划
  杭州援建阿克苏,大致分为项目援助、智力援助、产业援助三个方面。项目援助主要是投入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智力援助方面,杭州将通过人才的培养,保证其长久的发展。产业援助方面,杭州通过吸引浙商投资办厂等方式,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详细]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策划、编辑:林尧   陈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