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克苏市托普鲁克乡“杭州新村”,洁白的湖羊群如云朵般在现代化圈舍中涌动。“两年三胎、一胎多羔”的高产基因,在距离西湖万里之遥的天山脚下,杭州市援疆指挥部的精心浇灌,催生出一条特色致富链。 托普鲁克乡依托援疆资金,撬动传统养殖向现代化转型。创新“3+3+2”模式——每周3次消毒、繁育圈、生育圈、育肥圈3区科学分离、草料与饲料2类精准投喂,显著提升湖羊品质与繁殖率。养殖员艾尔肯·阿合尼亚孜边就业边学技,科学的养殖模式,正不断提升着像艾尔肯这样的养殖员的技能。 羊圈里,艾尔肯与技术员并肩钻研;庭院中,合作社专家与村民热烈交流。“湖羊多胎高产,就像我们村各族兄弟,抱团发展才能生生不息!”村支书居麦克·塔西的感慨,养殖基地不仅是经济工程,更是共劳共享、深化情谊的民族团结实践课堂。村党支部书记率先签约打消群众疑虑,党员骨干包联打通产销堵点,“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链条在阳光监管下稳健运转。 托普鲁克乡的巨变,铭刻着杭州援疆的坚实足迹。 2022年,杭州援疆一期工程落地生根,3栋标准化羊圈、青储饲料池等拔地而起,实现科学分栏、集中饲喂一体化管理。2024年二期扩建再添2栋高标准羊圈及相关设施,为“合作社+村集体+农户”机制持续注入动能。“设施改善、管理提升,保障了高存活率与产羔率,”浩群合作社负责人郑清说,“不仅提供优质羊肉,更成为村民家门口的‘增收驿站’。”从江南水乡到戈壁绿洲,一只只承载“高产基因”的湖羊,已然跃动为边疆振兴的鲜活脉搏。它们见证着改革春风吹绿荒漠,更编织出一条由杭州情谊与边疆奋斗共同绣成的共富纽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