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克苏市第二轮“白水名师校长培养工程”研修班在杭州师范大学结业落幕,书记校长后备干部班、骨干教师班、专兼职思政班的近120名学员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与坚定的决心,为这场跨越千里的教育之约画上圆满句号。 聚焦优质资源共享 破解边疆教育难题 为助力阿克苏市教育高质量发展,破解边疆教育在理念更新、技术应用、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痛点,在杭州市援疆指挥部的支持下,阿克苏市教育局联合杭州师范大学精心策划“白水名师校长培养工程”系列活动。活动通过“理论授课+实地观摩+技术实训+文化浸润”四维模式,为阿克苏教育人搭建成长阶梯,旨在将浙江教育的前沿理念、创新实践与数字化经验,转化为推动边疆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教育共富”的美好愿景。 分层分类精准培养定格研修美好瞬间 书记校长后备干部班: 学治校之道,蓄发展之力作为阿克苏教育管理的“后备军团”,书记校长后备干部班聚焦“领导力提升”与“学校系统治理”,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探索学校高质量发展路径。 课堂上,专家围绕“校长的多种领导力”展开深度讲解,从文化内涵塑造到中层干部管理,从学校规划制定到内生动力激活,学员们奋笔疾书,将“治校干货”一一收录。 在杭州滨文实验中学,学员们实地学习“4+8+N”数智赋能体系,从党史基地的红色传承,到汽车探究中心的科创教育,深刻领悟“内涵式发展”的办学真谛,为未来管理学校积累“浙江经验”。 
结业仪式上,学员代表杜宝斌以“三个深刻领悟”(领悟时代使命、领悟创新密码、领悟治校核心)汇报学习心得,坚定表态:“将浙江经验与阿克苏实际结合,书写边疆教育新答卷!” 骨干教师班: 探技术之新,践育人之责 骨干教师班以“数字化教学”为核心,从AI工具应用到课堂模式创新,从文化传承到分层教学,打造“技术+温度”的育人新范式。 
在海曙小学,钱怡老师的数学课让学员们眼前一亮——AI工具精准匹配学生学情,分层任务设计让每个孩子都能“跳一跳摘桃子”,生动诠释了“技术赋能个性化教育”的魅力。滕国栋教授带领学员开展“提示词设计”实训,从原理解析到场景应用,手把手教大家用AI设计教学方案、制作课件,让“AI减负增效”从理念变成可操作的方法。 
从数字课堂到文化现场,学员们走进良渚遗址,触摸先民的生产智慧与工匠精神,深刻体会“教育既要追技术之光,也要承文化之重”,为边疆课堂注入“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新灵感。 
在杭州数字教育港,智能钢琴的“AI纠错”、生命教育的“数字化呈现”,让学员们惊叹“技术赋能教育的无限可能”,纷纷记录下可复制、可落地的教学新方案。 专兼职思政班:传红色之魂,育时代新人专兼职思政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在文化浸润与思政创新中,探索边疆思政教育的新路径。 
厉佳旭书记“心有大我”的分享直击人心,“教育是灵魂唤醒灵魂、价值传递价值”的话语,让思政教师们更加坚定“立德树人”的初心,明确“思政课既要讲道理,更要传温度”。 
小组研讨中,学员们结合“良渚水利智慧”“阿克苏胡杨精神”,探讨“家国情怀”在边疆思政课中的落地方式,让“思政教育”既接浙江地气,更连阿克苏民心。 认知实践硕果累累 推动综合素养提升 一是理念更新,从“被动跟跑”到“主动破局”:学员们深刻领悟“教育共富”内涵,明确边疆教育需融入国家战略,将“共同富裕”“儿童本位”“温度教育”等理念内化为办学治校的核心思想;打破对AI的“技术焦虑”,树立“AI是教育好帮手”的认知,掌握DeepSeek、Kimi、豆包等工具的应用方法,为教学效率提升奠定基础。二是能力提升,从“理论认知”到“实操落地”:书记校长班的学员们掌握“学校系统治理”“校园文化打造”“中层领导力提升”的实操路径,可直接应用于阿克苏学校的规划与管理;骨干教师班的学员们则学会了AI提示词设计、分层教学方案制定、数字化课堂搭建,能将“AI作业批改”“个性化课件制作”等技术融入日常教学;专、兼职思政班的学员们掌握挖掘“传统文化+红色教育”的思政素材技能,形成“地域特色与家国情怀结合”的思政课设计思路,让教育更有感染力。三是情感联结,从“杭阿两地”到“教育一家”:9天研修中,浙江专家的倾囊相授、杭州师范大学的细致服务,让“杭阿情谊”跨越千里,成为教育协作的纽带。学员们发出“甜蜜邀约”:盼浙江教育同仁赴阿克苏,看“杭州智慧”在沙漠边的课堂开花,品冰糖心苹果的香甜,续写“教育共富”的新篇章。 
培训虽落幕,实践正开篇。阿克苏的教育人,将带着从杭州收获的“理念、方法、技术与情谊”,回到天山脚下,把“微创新”融入课堂,把“数智化”带进学校,把“文化魂”注入思政,让每一个边疆孩子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让“杭阿同心”的教育暖流,在多浪河畔浇灌出“教育共富”的丰硕果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