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晚,在杭州市援疆指挥部的精心组织下,杭州演艺·红星剧院内掌声雷动、气氛热烈,阿克苏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绿洲盛宴—却日库木麦西热甫》在这里精彩上演。这场跨越千里的文化盛会,不仅展现了非遗艺术的独特魅力,更续写了杭阿两地深厚友谊的文化新篇。 

“却日库木”意为“沙漠中的水”,这一深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源自阿克苏市喀拉塔勒镇却日库木村和克地木阿依玛克村,早在2008年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演出执行导演卡力布努尔·麦提尼牙孜介绍:“麦西热甫是一种集体歌舞形式,大家欢聚一堂,彼此邀请、共同起舞,气氛非常热烈。”却日库木麦西热甫的舞蹈动作粗犷与强悍并存,灵活与舒展兼具,歌曲旋律宽广豪迈,保持着浓郁的沙漠风格和劳动气息。表演通过古典乐器演奏,气氛热烈,表达了劳动生产、亲情爱情以及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 

当晚的演出通过《麦西热甫之声》《绿洲麦西热甫》《丰收麦西热甫》《婚礼麦西热甫》四个篇章,以及尾声《阿克苏儿女心向党》,完整呈现了却日库木麦西热甫的艺术特色。舞台上,故事徐徐展开:沙漠绿洲中的无限生机,却日库木人丰收时的喜悦,以及婚礼上各民族文化相融的多彩画卷。“我们新疆的麦西热甫以及婚礼场景,生动呈现了各民族共同生活、相互融合的画面。这场歌舞剧正是以艺术形式,展现了这种多元文化交融的真实图景。”卡力布努尔·麦提尼牙孜介绍。 
明快的舞蹈和热烈的气氛深深感染了现场观众。在互动环节中,观众踊跃上台参与,与艺术家们共舞,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观众吕英难掩喜悦之情,分享她的观演感受:“我特别喜爱新疆舞,它的魅力在于自由随性——你可以随心而舞,尽情表达。”表演中浓郁的阿克苏地区民俗风情,以及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缤纷色彩,激发了许多观众亲赴阿克苏一探究竟的愿望。“一定会找机会去的,”吕英肯定地说。另一位观众也表示:“之前去新疆未能欣赏到如此精彩的舞蹈,很想再去一次。” 

本次演出的创编团队阵容强大,汇聚了包括中国舞蹈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编导铁里曼·卡德尔等众多艺术名家。这场演出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也是杭阿两地文化交流的生动实践。在杭州市援疆指挥部的持续推动下,却日库木麦西热甫这一古老艺术形式正焕发新的生机,为增强文化自信注入了新的活力。来自阿克苏的演员木扎帕尔·毛拉艾还麦提激动地说:“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杭州,也是第一次在这么远的地方登台表演,心情非常激动。杭州这座城市宏伟壮丽,西湖美景更是令人眼前一亮。”跨越千里,文化相逢;杭阿同行,情感相通。这场演出,不仅展现了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更为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深化了坚实的桥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