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区委关于开展“进户入企、服务基层”大走访活动的统一部署,2月下旬,我先后走访了凯旋街道的15户居民和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中心、浙江江能建设有限公司、杭州凯门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并和南肖埠社区、景芳社区、景昙社区的负责人,区“136”第一层次人才刘海琳(浙江蓝天园林科技研究院院长)一起座谈。每到一处,都能深切感受到企业和群众对党和政府的理解、感谢和期盼。深入群众、走进基层是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应有之为,反躬自问,我们的工作真正做到了令群众满意吗?群众的新期盼,应当作为鞭策我们推进工作的动力。
倾听群众心声,升华爱民之情。在居民家中,我听到最多的就是群众对社工、对社区的褒扬和赞许,也令我对社区工作者常年如一日的坚持感到由衷地钦佩。正是他们对群众的“身”入“心”入,才得到群众真切的回应。现在,把下基层比作“接地气”,我认为这个比喻很贴切,只有多下基层接地气,才能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掌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正如区委盛阅春书记在年初全区机关作风建设大会上指出的,“群众是我们的依靠力量,要加快发展,推进城市化,离不开群众的支持;要转型升级,建设中心区,离不开群众的配合;要和谐稳定,提升幸福感,更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和认同。”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深入基层的步幅不能迈小了,要率先示范,加快频率走近群众、走进企业,主动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送政策、送温暖、送技术,拉近同群众的距离。
恪守为民之责,善谋为民之策。近年来,我区以为群众办实事为出发点,以提升服务效能为切入点,以群众最终满意为落脚点,健全完善了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在南肖埠社区走访期间,恰逢《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情况,我陪同记者参观了社区为方便群众建立的客居吧、亲子吧、社区食堂、便民服务巡逻车等设施,这些富有特色和成效的做法,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活,最大限度地延伸了服务终端,真正把“群众得实惠”落到了实处。在深入基层中,我们要充分吸收群众的意见建议,找准上级指示精神与基层实际的“结合点”,选准抓落实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在其职,就应尽其责;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只有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干部,把工作的出发点放到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上,才能忠诚履职、埋头苦干,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汇聚各方力量,多办利民之事。在浙江江能建设有限公司和企业负责人交流时,我了解到凯旋街道以江能大厦为重点,以集聚新能源产业为目标,会同浙江能源投资集团联合培育打造特色楼宇的做法,得到了企业的充分肯定。在着力打造楼宇经济,发展城区经济的政策引导下,凯旋街道顺势而为,融合中心工作,主动对接企业,并积极为企业发展排除后顾之忧,实现了推动企业和街道经济转型升级的双赢。服务基层,不光是要“锦上添花”,更需要“雪中送炭”,对走访中群众和企业反映迫切的问题,比如老年人活动场地不够多,化粪池出口不畅,专利与科技成果转化阻塞等具体困难,更要积极应对,协调解决。通过大走访活动,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只是完成了第一步,更重要的是真正帮助群众和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破解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难点问题,建立起联系群众、服务基层、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点一滴总关情。从机关到基层,不仅是简单的变换空间,更重要的是置换心态,转换角色。基层反映的问题、存在的困难,需要我们排除厌烦思想、抵触情绪、浮躁心态,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以务实的作风去解决,自觉求智于民、问计于民,努力成为群众和企业的“贴心人”,引领发展的“带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