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民意解民忧 湖滨街道有个“民情气象台” |
2013年08月18日 15:27:00 星期日 |
2010.6.4.湖滨晴雨工作室品牌打造民情恳谈会 民情观察员走近邻里听民声 作为东平巷社区主任,郑欣觉得,每个月走访大量家庭,完后还要汇总上报,虽然有些繁琐,但“湖滨晴雨”工作室让他更好地接近了群众。 孙新宝阿姨一直以来就是活跃在邻里之间的“名人”,同样是“民情观察员”的她,这些年来为百姓提的建议数不胜数,甚至有些提议还得到了市政府的采纳,比如“60岁以上老人公交出行半价”、“建立企业退休人员职工大学”等等。 “群众困难就是我的困难”,这是孙阿姨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过去,她从街坊邻居那儿听到点抱怨,都无处言说,即便有时候向社区反映了,一时间也很难得到解决。自从有了“湖滨晴雨”工作室,孙阿姨就把这里当成了传达邻里心声之地,百姓有何需求、对城市建设和管理有什么意见建议,孙阿姨听后都会认真记录下来,而后再反映到工作室作相应处理。 自从有了“湖滨晴雨”工作室之后,孙阿姨感觉自己和邻里走得更近了,也帮大家解决了许多实实在在的问题。“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蛮好。” 三年收集社情民意3000余条 既然是“民情晴雨表”, 不仅要反映老百姓的晴雨,还要告诉居民天气的晴雨,及时宣讲新出台的政策。2010年,杭州市推行社区垃圾分类。这项举措的意义是什么?怎么分类?分类后的垃圾如何处理?工作室第一时间组织民情观察员先学一步,再由观察员向居民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让大家能够理解和支持政府决策,并使垃圾分类成为自觉行为。 过去三年,民情观察员们带着笔、本走街串巷,记录民意、反映民生。长生路12号安装煤气管道的问题得以解决、百味食堂让老人不再为吃饭而犯愁……很多民生工程的背后,都有着这些民情观察员的功劳。 截至目前,“湖滨晴雨”工作室共收到社情民意、舆情信息3000余条,70余个涉及城市公共设施管理、城市文化建设方面的“金点子”被市、区有关职能部门采纳。 |
来源:杭州网 作者:记者 徐可 编辑:王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