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热点专题>>2015年专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杭州>>西子湖畔的国家级非遗>>
杭州市第二批国家非物质遗传
 
2015-09-10 15:11:19   杭州网

    鸡血石雕

    鸡血石雕,以昌化为最。它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民间雕刻艺术。其历史追溯到了2300多年前。明代,昌化鸡血石工艺品已成为皇宫和英国博物馆的珍藏品,清代,康熙 ,雍正、乾隆 、嘉庆、咸丰 、同治、宣统等历代皇帝与后妃选昌化鸡血石作为玉玺。

    鸡血石色、质、形、景、纹、图、意等卓然杰出,具备了"润、细、腻、温、结、凝"之六德,其质地细腻、温润、通灵,尤其是根据"血"和"地"的特点雕刻造型意象,更是变化万千。

    翻九楼

    翻九楼,又称吊九楼,是流行于闽东北及浙南地区的一种汉族传统民俗活动,多用于求雨、祈福及禳灾等仪式上。翻九楼表演,行头简单,动作却异常惊险,2008年顺利入选国家非遗名录。随着萧山"翻九楼"日渐出名,表演地域也渐渐从萧山扩展到了绍兴、诸暨等周边城市。

    余杭清水丝绵制作技艺

    余杭清水丝绵制作历史悠久。周时已桑蚕家养,民户剿丝。到了唐代,丝绸生产已很普遍,开元年间,丝绵被列为贡赋。相传南宋建都临安(杭州)时,特谕将余杭丝绵列入贡品。元明亦然。

     余杭清水丝绵以水净漂清而得名。    丝绵制作从需经6道工序:即选茧、煮茧、苕溪漂洗、剥茧做“小兜”、扯绵撑“大兜”、晒干。余杭妇女在世代相传的制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精巧细腻的工艺。余杭清水丝绵产品洁白如凝脂,轻柔如浮云,边道薄而匀称,无绵块、无杂质,手感柔滑,韧性强,拉力强,放置长久不泛黄,久负盛名。

    杭罗织造技艺

    杭罗,是中国丝绸代表品种“绫罗绸缎”之一。杭罗与苏缎、云绵同列为中国东南地区的三大丝绸名产。

    杭罗原产杭州,由纯桑蚕丝以平纹和纱罗组织联合构成,绸面具有等距规律的直条形或横条形纱孔,孔眼清晰,质地刚柔滑爽。杭罗织造工艺流程大致如下:原料厂丝→浸泡→晾干→翻丝→纤丝→摇纡→织造→精练→染色→服装→绣花→成衣。杭罗历史久远,南宋时,杭罗已崭露头角。

 
来源:杭州网    作者:    编辑:颉月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