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每一次寻亲对我来说都是一场考试
15年帮助4260人找到回家路,李耀进是如何做到的?
今年58岁的李耀进,初一照面,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那炯炯的目光与那乐呵呵的笑容。周边熟悉他的同事说,老李做事执着,喜欢扎进去。
“其实我在这里(那时叫杭州市收容遣送站)工作已经23年了,为什么是统计了15年的数据呢?这是因为2003年,全国的收容站更名为救助管理站,而当时我们杭州站里滞留了180多人,多数是说不清自己身份的人,怎么帮他们找到家是当时面临的难题。”
到救助站前,李耀进是做保安的,上世纪80年代还曾到警校进修了半年,然后被借调到公安部门工作过。这些经历给李耀进积累了不少经验。全站的人一起努力,查清滞留人员身份,最后用了几个月的时间,那些人基本都找到了家人。也是从那时起,寻亲成了李耀进和同事们工作的一部分。
“对我来说,每一次寻亲就是一场考试,我得不断学习,不断找法子,一定得扎下身子自己去找线索。哪怕到今天,社会大环境变了,尤其科技发达,大数据时代,很多时候还是要做一个有心人,才能收获有效信息。”虽然提到了大数据,但对于李耀进而言,他还是坚持使用自己的老法宝:一张地图,一本发黄的全国乡、镇大全,一部随时在线的电话。
“别小瞧老李这本已翻烂的地名集,这可是我们的宝贝,靠它找到不少线索。”看到李耀进给记者找来了那本乡、镇大全,也在当天值班的闻红良凑了过来,他和李耀进共事了20年。
这本大全真被翻烂,封面都没了,里面还缺了几页,记者发现上面做了不少标记。“这是我从上海同行那里要来的,说它是宝贝,是因为这上面的地名都是老的叫法,很多流浪人员尤其是上年纪的,他们记住的往往都是老叫法,我们翻翻这,有时还真就找到了。”
这么多年下来,李耀进被同事称为“李侦探”,他还总结了一套自己独特的寻亲甄别方法——准确把握窗口期(求助对象刚进站时注意观察各种细节)、听看聊、输入性询问(尤其对于神志不清的病人,多问些已知线索看对方反应)、多联系当地协同核查。
其中,多听多看多聊是李耀进最看重的,也在单位带了徒弟。“师傅总说,寻亲就像破案,很多时候线索就在那里,就看你找不找得到。抠字眼、听口音、辨外形,他总是一遍遍地锤炼着我的‘基本功’。”现为业务科副科长的黄丽军经常和师傅李耀进一起找线索。在大家的努力下,甄别寻亲已成为杭州市救助管理站的一块“金字招牌”。
“我虽不太会说,但我现在能听出不少地方的方言,我喜欢坐公交车,我也喜欢到外地人多的地方转转,听到没听过的口音,我还会上前去问问。”还有一年多就要退休的李耀进,对钱江晚报记者说,“学无止境,哪怕是寻亲找线索。”
面对同行的请教,他常说:“多跑、多听、多看、多聊、多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