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责任 把关爱融进孩子心里
“教育,就是要把人性中的善在恰当的时机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出来,并付诸实践,绵延后代,完成人类精神文明健康和谐的传承。教育即心灵唤醒。”
——陈立群《我的教育主张》
“严师”只是他的一面,另一面是深的学生之心的“暖男”。个人的烦恼,家庭的困难,学习的苦楚,乃至对学校管理的意见……学生们都会写在纸上,从校长室门缝塞进来。
2017年底的一天,陈立群打开办公室的门,脚边是一封信和1000元钱。
写信的是高三学生王世珍。当时,她的母亲得了尿毒症,提出退学,陈立群去医院探望,极力挽留她不要退学,临走时留下1000元钱。
没想到,第二天,钱如数退回,并附信一封:
“您就像是一盏灯照亮了我的心灵。您的心意我领了,每个人都有困难的时候,但我明白,人如果不是到了绝境,绝对不能靠别人来改变处境,而是要有所作为。”
欣慰之余,陈立群退还了王世珍的学费,并帮忙联系医院。“之后,在学校每一次碰见,陈校长的第一句话都是说‘生活费还有没有?如果没有的话一定要跟校长说’。”王世珍说,陈校长让她感受到,原来自己并不是一个人在面对难题,这让她更加坚定继续读书的信心。
2018年6月,王世珍参加高考。现就读于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学的是学前教育。“我希望以后我能回到家乡,成为一名老师,像陈校长一样,有爱心、有责任心。”她说。
读书是农村孩子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陈立群深知这一点。出生于浙江农村的他,也因家境困难一度辍学,改革开放后考上大学,人生轨迹得以改写。
一进台江民中大门,很远就能看到石头上镌刻的一行大字——人类道德的基点是爱心和责任感。这是陈立群到这里做校长后新设立的。他说,这是教育事业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他特别想对师生传达的价值理念。
刚担任校长时,全校每年辍学学生100多个,贫困家庭、留守儿童、问题学生占全校人数近一半。父母遭遇重大疾病的,父母离异的,家里揭不开锅的,学生生病住院的……陈立群心里记得清清楚楚。于是,每个学期,陈立群都要了解每个班的学生入籍报到情况。谁要是连续旷课,班主任都要第一时间报告。
没过多久,老师们又被陈立群的“脚力”所震惊——没想到这个杭州校长一路向西,到了台江还没有停止步伐,一有时间就要去家访。
在台江民中,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孩子占半数以上,陈立群经常走村入户家访。台江县境内崇山峻岭,车辆经过之处,旁边就是万丈悬崖,有些地方需要坐船、步行。最远的一次家访,陈立群需要先开车一个半小时,再坐45分钟柴油船,下船后再走半小时路,才能到达学生家里。陈立群不在学生家中吃饭,走时却总会留下几百上千元,目的就一个:千万不能辍学!
只有把教育放在“特殊优先级”,才能克服现实困难,找到解决办法。三年时间里,陈立群跑遍了整个台江,家访了100多个贫困学生家庭,春风如雨,润物无声,该校贫困生辍学现象基本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