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 记者 徐墉 黄洪连 李玉萍 廉笑尘 丁岚 谢俊
创新,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当更多的创新成果,转化为生活中的“爆款”产品,人们也更多开始关注他们背后的创新力量。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打造创新平台,集聚创新人才,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这些阐述让代表委员更加提振了信心,“降低创新成本”“加快建设一批科创重器”“以超常规举措做好人才招引工作”等字眼,让大家对创业创新生态充满展望和期许。
创业创新面临哪些新使命,如何增强群众的“获得感”?代表、委员们有什么真知灼见要与大家分享?市民对在杭创业有怎样的期待?在杭创业者又有哪些故事可以与大家分享?不妨一起听听、看看。
会场声音
用危机感驱动创新,用创新提升竞争力
何小瑜 市人大代表、杭州国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高级研究员
自主创新,是攀登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我一直在科研工作一线,对这句话也有更深刻的理解。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要激发创新潜能,对于我来说是非常振奋的,说明政府对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高度重视。
就我所在的污泥处理行业来说,如何降低污泥的含水率,是一项关键技术。这不仅涉及后续制砖、生产水泥等途径综合利用处置,更重要的是,将含水率降低至50%以下,才能通过干泥焚烧系统进行焚烧处置,实现污泥减量的最大化。正是因为我们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了用于处理污泥的工艺与专用“配方”,使得污泥能够在常温、低压的条件下进行深度脱水,将污泥减量为原体积的三分之一,并利于后续多途径处置与综合利用。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不仅不受市场变化的影响,而且还可为企业创造利润。
技术创新,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比如,随着污泥成分的不断变化,我们得根据成分特性研究新的技术、配置新的调理工艺与“配方”,这都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时刻保持危机感,用危机感驱动创新,用创新提升竞争力。
发展需要创新,更需要保护好创新成果。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不健全,费尽心血研发的产品可能很快便有“仿品”出现,这样一来,创新的积极性就大打折扣。我也建议,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激发企业创新热情。同时,建议由政府牵头搭建共享创新平台,利用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的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
文化创新,推动乡村振兴和文化兴盛
张钎 市政协委员、杭州新青年歌舞团董事长
我是一名来杭多年的创业者,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一直激励着我深耕文化产业的升级创新。比如,目前我们正致力于深入基层、推进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公益创新项目——文化管家。通过整合文化资源,从基层的文化阵地开放、基层文艺团队培育、一镇一品精品打造,到实现“菜单式+个性化”定制,它既能提供百姓真正需要的文化产品,又能让“文化自信”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中。
我们文艺工作者,要积极做创业创新的参与者、实践者。产业创新,助力杭州新青年歌舞团成为全国文艺团体新三板第一股。现在,我们又提出“新青年·再创新”,把文化创新融入文化产业发展的灵魂中。好的产业创新需要政府的雨露阳光,在推进文化产业创新过程中,我也深刻体会到政府职能部门的作风转变、效率提升。最近,我们的产业园区在运营中出现与政策不匹配的问题,主管部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调解决相关困难,这让我们的企业家心中更温暖,脚步更有力,战略更坚定。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我认为,要用好历史文化资源,特别是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以区域特色为标尺,加快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培育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本土文化企业成为行业龙头,扶持一批民营文化“小巨人”。同时,建议制定流动共享的文化服务产品供给配送标准,通过配送实现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流动与共享,有效破解农村地区文化产品结构不合理、供需不匹配,以及高品质、品牌化产品稀缺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