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东西部对口帮扶 余杭为当地培育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0-08-07 10:36:33

不过,合作社的莼菜加工因设备、场地等原因,一直处于粗加工状态,好品质却卖不出好价钱。去年,余杭对口帮扶咸丰工作组在走访中挖掘出了付光清的合作社,决定对其进行帮扶。

2019年,工作组投入东西部帮扶项目资金120万元,建设了800多平方米的加工厂房,资产归村集体所有,租给企业使用,解决村级集体收入和公司加工能力不足的难题。2020年,工作组又出台扶贫车间政策,继续对企业购置分拣包装设备、吸纳贫困户就业等给予补助26万元。这样,莼菜的加工工序延长,莼菜加工走上了精细化道路,提高了合作社的莼菜产值。

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加工量的增加,付光清开始在村里招人。“村里有一位78岁的留守老人,子女在外打工,没有生活来源,现在在合作社采莼菜,每年有10000多元的收入,不仅养活了自己,还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付光清说,目前合作社聘用五谷坪村当地农民109人采摘、加工莼菜,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员90人。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务工等方式,帮扶贫困户脱贫致富。

郑颖告诉记者,帮扶付光清的合作社就是看中他的人品,自己致富了不忘村里的贫困户,让大家跟着他一起脱贫。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培育付光清这样的致富带头人,解决了可持续发展和持续致富的问题,解决了既造血又输血的难题,让贫困群众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奔向小康生活不是梦想。“培育致富带头人,是东西部对口帮扶必须要做的工作。”郑颖说。

从被动变为主动

小康生活就在不远处

在余杭援派挂职干部、台江县委常委、副县长姚爱华的眼中,苗绣无疑是个宝。其珍贵之处不仅仅在于它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还在于它是苗族妇女摆脱贫困、走向小康生活的希望。

台江县素有“天下苗族第一县”的美誉,这里9个苗族支系共有百余种苗绣花色样式,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评为“中国苗绣之乡”。台江的苗族妇女大多会苗绣,就是这样的民族文化瑰宝,以前并没有让苗族妇女走上富裕的道路,甚至还没有摆脱贫困。究其原因,除了没有订单、没有适应市场的设计、没有销路等客观因素之外,绝大多数苗族绣娘从内心深处认为这只是小手艺,大家都会,能够在出嫁时为自己做一件苗绣婚衣就可以了。她们并没有意识到,苗绣还可以给自己带来收入,带来自己想要的生活。

2018年,余杭对口帮扶台江工作组经过扎实的前期工作,为台江县引入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妈妈制造”项目,投入450万元用于设计支持、品牌推广、市场导入、平台搭建、技能培训。该项目采用“一公司十工坊”的扶贫模式,成立县级“妈妈制造”苗手工合作社,设立10个乡镇(街道)和移民安置点“妈妈制造”苗手工坊。

“妈妈制造”项目实施以来,完成饰品、服装等新产品设计50余件。“妈妈制造”台江苗手工合作社作品先后亮相于美国时代广场、北京国际时装周、法国国家艺术沙龙展,并获得“法国国家艺术沙龙展卓越艺术奖”。

正如姚爱华说的,余杭之所以要帮扶“妈妈制造”这样的项目,是因为它可以激发出苗族妇女脱贫的内生动力,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用他们的内生动力支撑脱贫攻坚,去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小康生活。

“苗绣是文化瑰宝,我们不能让创造这些瑰宝的苗族妇女还处在贫困状态,要让她们绣出美丽作品的同时,过上美好的生活,让她们打从心底为自己自豪!”姚爱华说。

来源:余杭晨报   作者:记者 周铭 贾国勇 胡彦斐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