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公布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10起典型案例
截至目前,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共侦办网络谣言案件300余起,清理网络谣言信息7万余条,关停或禁言造谣传谣网络账号2000余个,并依法对造谣传谣网民进行查处。
非法出售个人信息
基本案情:2020年9月至10月期间,刘某通过互联网向他人购买公民身份证号码、邮箱账号、支付软件账号等信息,并开设网店,对外出售公民个人信息3.2万余条,获得收益1.4万余元。
涉疫网络谣言
基本案情:经我市公安机关查明,宓某(男,41岁,我市某居委会工作人员)于2021年7月30日将虚构的“拱墅区文晖街道一居民曾去过“魅力湘西”演出,目前已确诊感染新冠,拱墅区已启动应急三级响应”等不实内容发布在QQ群内,后该虚假信息经他人转发至朋友圈,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
编造国家政策网络诈骗
基本案情:2021年3月28日,事主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某网站平台的工作人员,称目前国家要取消学生贷和校园贷,要求事主协助对方消除事主以前的贷款记录,并称若不及时取消会影响到事主的征信,对方说出了事主的账户信息,且符合事主真实情况,事主就相信了对方。
网络沉迷
基本案情:小明(化名),男,16岁,高三学生。高二分科时考虑到自己的化学、物理不好,认为自己记忆力好,适合读文科,可是妈妈出于以后找工作的考虑让小明读理科,小明出于无奈读了理科。小明觉得妈妈处处管着自己,没有自由,在妈妈陪读过程中发生多次争吵,再加上学习压力大,烦闷的小明一个人跑去网吧上网。
“清朗在线”杭州市网络法治宣传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