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所在位置: 杭州网 > 热点专题 > 杭网聚焦
以高水平自立自强、科技创新 赋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访杭州市咨询委员、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辛国金
发布时间:2022-02-28 10:41:18

记者:杭州要做到这些目标有什么优势及劣势?

辛国金:找准参照系、深入分析优势和短板,是谋划发展、推进工作重要方法的需要,杭州建设两中心(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创业创新谷和全球科研成果转化中心)的优势以及劣势分析。

优势分析:近年来,杭州市创业创新高端要素快速集聚,创新创业氛围与创新活力强劲,形成了良好的创新生态。

一是科技创新资源丰富。杭州营造创业创新的“雨林式生态”,出台包括人才、政策、项目、资本、配套、服务等高端要素集聚政策,大力推进“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加快创新链、资金链、产业链、政策链“四链融合”,营造创新活力“好生态”,聚集了大量的科研机构、高端的创新资源以及丰富的科研成果。现已引进阿里达摩院、西湖大学等20多家科研院所,集聚浙大、浙工大等47所高等院校,新建设之江实验室、良渚实验室、西湖实验室、湖畔实验室四大省级实验室。杭州积极引进世界一流大学和国际高端研发中心,合作共建奥克兰大学中国创新研究院、中乌航空航天研究院,建立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已形成以科学研究平台、技术研发平台为主,创新孵化平台及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为支撑的多层次、宽领域的创新平台体系。

二是科技创新人才集聚。杭州全力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城市,2020年,全市有院士68人,长江学者163人,在杭工作外籍专家5829名,人才净流入率继续保持全国第一。2021年杭州再添5名两院院士。同时,杭州还连续11年入围“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排名第三,仅次于北京、上海。

三是创业创新主体活跃。在企业培育上,杭州厚植创业创新沃土,加快打造一批高成长企业、独角兽企业、领军型企业,双创呈现“风景这边独好”状态。据统计,2021年,全市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5199家,居全省第一。独角兽企业总估值超3100亿美元,企业数量排全国第三、总估值排全国第二。

四是民间资本雄厚。杭州的民营企业非常多,民间资本实力雄厚,可以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在优化民间资本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的基础上还能减轻政府的压力。据统计,2021年,杭州市引导基金完成24支子基金的签约合作,参股子基金新增对外投资322家企业,投资金额56.16亿元,投资企业上市(含并购上市)达到22家。

劣势分析:相比国内外科技先进城市,科技“硬核”支撑不够有力,仍是制约杭州在新征程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

其一,科技创新基础“先天不足”。一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型实验体系建设,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等关键指标不够高。在杭“双一流”高校仅有2所,而武汉7所、成都8所、南京12所、天津5所、西安7所、合肥3所;在杭国家重点实验室增至14家,低于北京的79家、上海的44家、深圳的14家、南京的29家、广州的17家。

其二,创新主体缺乏竞争力。很多企业的发展也还处于初创和起步阶段,位于产业链的低端,竞争力不强,而位于产业链顶端、大而强、有持续竞争力的创新型头部企业明显不够。位于产业链顶端、大而强、有持续竞争力的创新型头部企业不够多,建成高能级研发机构和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比较少,服务效能不够高。

其三,科技创新人才集聚遭遇“瓶颈”。引进国内外高端科技人才、建设世界人才蓄水池的创新生态面临激烈竞争,不进则退。与北京、上海相比,科技人才留杭所要求的住房、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资源紧缺,顶尖人才集聚整体仍处于劣势,制约了高端人才的进一步集聚。

其四,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竞争力不足。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量不足,得国家、省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企业不多。

因此,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把科技创新摆在更重要的位置,深入实施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打造面向世界的创新策源地,用科技现代化牵引全面现代化,以科技创新赋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既是新时期杭州科技发展的使命担当,也是创新发展勇立潮头的必由之路。

记者:杭州提出这样的目标,对于杭州长远发展的意义在哪里?

辛国金:杭州市这一次党代会提出要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全球创新策源地和全球人才蓄水池,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打造创新创业的新天堂。对于杭州长远的发展意义重大:

一是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计划建设,以“创新驱动力”赋能杭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解决“卡脖子”问题,带动整体产业链和创新链竞争力跃升,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基础研究勇于探索、突出原创,拓展认识自然的边界,开辟新的认知疆域。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

二是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建设全球人才高地。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杭州深入实施“人才生态37条”、全球引才“521”等人才引育计划,完善人才新政及配套服务细则,接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引领培育计划,加快建设高端人才落户平台,试行外国人才来杭工作便利措施,形成社会认可度较高、竞争力较强的创新生态。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优化科研人员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获得合理收入政策,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团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三是打造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范例。杭州要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全球创新策源地和全球人才蓄水池,坚持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平台创新、机制创新“四创联动”,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全面提升杭州在全国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功能,加快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域创新创业体系,成为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范例。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