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 下好抢抓机遇“先手棋”
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是高新区(滨江)经济稳进前行的关键因素。
去年,在全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一连串的表彰名单,彰显高新区(滨江)的产业竞争力:连续三年入围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竞争力百强企业、首批认定的浙江省数字工厂标杆企业数均列全省第一,分别占全省75%、25%、41%;该区获省政府数字经济督查激励县(市、区)……数字经济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稳定器”和“加速器”。
在数字经济赛道上,谁能够持续创新,谁就掌握了弯道超车、保持领先的原动力。如何求进?高新区(滨江)瞄准基础创新,持续做大做强“1+2+6+N”高能级创新平台。去年6月,浙江省重点实验室之一白马湖实验室正式揭牌;下半年,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白马湖院区正式启用,这意味着一个个人才“蓄水池”、实现从“0到1”自主创新的“强磁场”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转化器”在高新区(滨江)拔地而起。
一个个着眼于未来的创新布局正加速形成,2022年,全省首个数据安全实验室、芯片全要素监测分析实验室和杭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成功落点,全区新增市级研发中心67家。
得益于高能级创新平台不断完善,创新动能持续迸发,去年,高新区(滨江)再次夺得浙江省“科技创新鼎”,29项成果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新增省级创新联合体3家,推荐上报尖兵领雁项目61项,列全省第一。
快 谋划开好局的“新路径”
目光放远,连续两年稳进“两千亿区”的高新区(滨江),已经有了下一步规划。
去年12月31日,高新区(滨江)提出以 “两个天堂”生动实践奋力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围绕持续高质量发展的中心工作,该区提出了“四高”要求——高标准推进产业体系建设、高水平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高效能推进营商环境国际化和高品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在这份“行动指南”中,高新区(滨江)的信心与雄心跃然纸上。比如,主动抢抓杭州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机遇,进一步向白马湖、回龙庵山区域集聚高端创新平台,融合生态、文化、科创资源,实现创新、产业、生活无缝衔接,打通“原始创新最初一公里”和“产业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全力建设“国际零磁科学谷·杭州江南科学城”。
一流营商环境是高新区(滨江)的金字招牌,眼下,“抢抓先机拼经济 稳中求进开门红”政策32条正加快落地,未来,该区还将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全力做好营商要素保障,积极创造更为高效便利的服务供给,尊重企业家,服务企业家,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全面构建立足滨江、面向全球的国际化高水平创新创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