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西溪美景正盛。人们穿行在港汊河道中,欣赏着周围草木丰茂的植被,飞鸟、芦苇、石桥等景致依次闪过,一幅美丽的原生态画卷在眼前徐徐打开。
光阴流转,从无人问津的“边缘地带”到和谐共享的“天堂绿肾”,不一样的西溪,正成为人民群众身有所栖的绿色家园、心有所依的精神家园。
2003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提出“八八战略”,强调进一步发挥浙江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一个多月后,杭州市正式启动实施了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
生态为先,以人为本。20年来,杭州以“八八战略”为指引,开创了中国湿地保护与利用的“西溪模式”,见证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生动实践,映照着人们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孜孜以求,描摹着最忆江南的“湿地水城”的独特魅力。
一个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
早上9点不到,船工周忠伟就开始忙活了——换上整洁的衣服,胸前佩戴好党徽,保温杯里泡好了新鲜的西湖龙井茶,在码头迎接第一批上船的游客。
“这段时间,坐船的游客明显多起来了,10点不到,码头上就没有船了,60多艘电瓶船全部开工了!”周忠伟是西湖区原蒋村乡周家村村民,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西溪湿地。
船行到“十里芳菲”景点,周忠伟抬手指向岸边,“你们看,这里就是我原来的家,小时候我在这里抓过鱼,种过水稻,水都能直接喝的。”和现在曲水清幽、野趣横生的美景不同的是,曾经的西溪湿地有过一段“臭烘烘”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初,家家户户都养猪养鱼,粪便就直接排进河里,整一片都散发恶臭。”与水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周忠伟记忆犹新。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西溪湿地以年均约1平方公里的速度萎缩,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60多平方公里,到2002年仅剩11平方公里。
保护势在必行!2003年8月,西溪湿地综合保护首期工程启动,划定动植物自由栖息和繁衍的区域,限制区域游客只能乘船路过。
2005年5月1日,作为全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一期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西溪湿地开园的贺信中指出,希望进一步做好西溪湿地保护、管理、经营、研究工作,把西溪变得更美,把杭州扮得更靓。
同年,习近平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西溪湿地进一步加大原生态保护力度,对面积达5.86平方公里保育区原生态环境进行严格保护,除科考人员外,禁止其他人员进入。
“实施西溪湿地综保工程,始终坚持的一个原则就是生态优先。”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党工委委员、湿地服务中心副主任刘想回忆,2007年,杭州市实施了引水入城工程,把钱塘江水引到西溪,让西溪的水“活”起来;2016年,西湖区又建成了东穆坞沉砂池工程,钱塘江的水通过净化处理后再流入西溪,进一步提升了湿地的水质。
“生态优先”还体现在许多细节之处——用柳树木桩来护堤,树根会抱住堤岸,有利于泥鳅等生物生存;将水壁由陡坡改为缓坡,利于湿生植物生长;施工时精心规划与避让,使湿地的几千棵柿子树全部留下……
如今的西溪,芦白柿红、桑青水碧、鹭舞燕翔,已经成为了一个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充分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