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物产,立足世界500强
“大企业小企业,都面临着周期性挑战,就看现在过不过得去?”在浙江物产集团简洁宽敞的董事长办公室里,胡江潮面对着记者,若有所思,又似乎在自我发问。
作为浙江首个世界500强、业绩仍在不断增长的国有企业掌门人,胡江潮习惯于越过当下,看得更远一点。
今年1-3月,尽管集团销售额同比增长14.7%,但利润同比却较大下滑。“国内宏观经济处于低速增长周期,世界经济处于衰退周期,经营成本高企、钢铁全行业亏损、处于重组调整周期,企业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周期。”胡江潮连用好几个周期来形容当下,欣慰的是,从3月份开始,恢复性增长的通道已经打开。“物产同时面临着大考和机遇。”
2012年的月历已经翻到了5月,胡江潮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到辽宁营口港,与当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谋划建立东北地区物流平台;去内蒙古鄂尔多斯,寻求集团旗下民爆产业的新拓展;而他最看重的是近期集团上下对转型升级突破口的研究。
正如他所说,浙江物产,这艘现代流通航母,又一次站在超越自我的关键期、阵痛期、窗口期。
而创新,将是又一次扬帆起航的不竭动力。
服务集成重塑新渠道
在“钢都”迁安市新杨柏路西侧,占地1000亩的浙江物产(迁安)国际供应链物流基地正在火热的建设中,6月即将开张。
该基地由浙江物产控股、联合5家钢厂投资建设,集采购、仓储、中转、加工、配送、报关、物流质押、供应链金融、电子商务、总部经济等多功能于一体。这是浙江物产在全国布局生产性服务业平台群的又一枚重棋。
“通过与上游钢厂、煤矿、石化等生产企业和下游加工制造业企业的战略合作,我们着力打造从上游原材料采购、中间物流加工配送与金融及信息服务、一直到下游产成品国内外分销的供应链、产业链集成服务模式。”胡江潮说。
这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是物产历史上的又一次化学裂变。
经历过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变革的老物资人,至今还清晰地记得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生产资料流通领域发生的深刻变化:大型制造商开始建设自销体系、来自民营流通企业的竞争加剧、国外生产资料“大鳄”加速进入,国有物资企业步履艰难,经营萎缩,市场份额从30%一路下滑到不足10%,许多国有物资企业纷纷转产或面临倒闭。“浙江省物产集团公司”就是在这样异常艰难的环境下由原浙江省物资局脱胎而生。
逆境中迅速成长并进入中国500强的浙江物产在2004年再次触碰“玻璃天花板”。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单纯依靠买进卖出赚取时间差、空间差、批零差差价的经营方式,日趋微利化、弱利化。
于是,以流通产业化为“引擎”的转型发展再次催生裂变:“物产金属”,率先在同行探索连锁经营,在全国建成24家分销店,打响“浙金钢材连锁”自主品牌;“物产元通”,形成4S店、多厅一厂和综合销售服务三级汽车集成经营,后服务的利润超过了卖汽车;建设物流网络、配供配送,逐步形成省内东南西北中以及省外津唐、上海、中西部等区域的多个物流平台和区域加工中心……
流通渠道、业态的不断创新,推动浙江物产从量变到质变,从一般性的批发贸易商,发展成为生产性服务集成商,去年叩开了世界500强的大门。而胡江潮认为,要真正立足于世界强企之林,物产必须在集成化服务、集约化运作能力方面迅速提升,形成核心竞争力,做价值链的主导者。
集成服务,将注定是物产又一次裂变的催化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