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 如何让学生吃好饭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0-06-10 11:29:41 Wed   

营养午餐仍需探索

2019年,省疾控中心对全省试点学校提供免费学生餐调查和评估、学生餐营养指导、提出营养相关建议,并对区、县、市疾控人员进行培训。目前,已有不少学校向省、市、区疾控中心寻求营养餐方面的指导,并邀请疾控有关专家进入家长课堂,与家长、师生面对面交流。目前,浙江已创建成功30余所“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示范学校”,对学生营养午餐进行更为精细化的探索。

如何改善因餐标有限、一顿午餐无法完全覆盖所有营养的情况?

“周一:建议晚餐加强鸡蛋、牛奶类食品的补充;周二,建议晚餐加强鸡蛋、牛奶类食品的补充;周三:建议晚餐加强瓜果蔬菜、牛奶类食品的补充;周四:建议晚餐加强鸡蛋类食品的补充;周五:建议晚餐加强豆制品、牛奶类食品的补充。”这是义乌市义亭镇义亭小学微信公众号的内容。

义亭小学是我省较早抓学生营养的学校之一。几年前,针对校园里“小胖子”“小眼镜”增多的现象,校方提出了“吃动平衡”的理念。该校副校长吴永建告诉记者,义亭小学每周会在微信公众号上公布午餐带量食谱,并提供每日晚餐的营养补充建议,方便家长在家做到孩子的膳食平衡。

此外,义亭小学还创设平台评选“健康小达人”“运动小达人”称号,鼓励孩子参与到自己做菜这件事中;发起营养健康方面的“有奖竞答”,将学生营养健康与学生评优挂钩,还建立“食育工坊”,进行劳动课程开发,让孩子种植蔬菜、绿植、花卉,并进行义卖。

如何科学掌握学生进餐量情况?

这是一个普通的中午,在杭州第十四中学就读的洪同学来到食堂,智能餐盘自动记录下了他的餐食,并告诉他能量、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是多少。如果他出现经常性偏食、挑食,食堂会发出温馨提醒,为他推荐食谱,帮助他均衡膳食。

如何在营养午餐的基础上,改善学生挑食的情况?

近期,杭州第十一中学正在开展学生挑食情况调查。学校邀请浙大公共卫生学院的团队介入,对学生餐进行更营养的配比,增加了菌菇、洋葱等食材,减少了油、盐的配比,以食代药,增强学生体质;在烹饪方式中,油炸的比例大大降低,主要采用蒸、煮、炖的方式。该校副校长张冠超告诉记者,这样的做法也面临新的问题——由于口感没有原先那么“重”,加之引入了多种蔬菜,因此有可能加重学生挑食的情况。“学生对于一些食材比如木耳、胡萝卜的接受度依然不高,我们就在食堂做了块大屏幕,科普这些食材的好处。接下去还会通过挑食情况调查,有针对性地开展食育教育。”

“现在,一些学校已经开始从‘食品安全’到‘饮食教育’的转变,但部分学校还停留在‘只要维护好食品安全就行’的观念上。”章荣华说,学生营养依然有许多精细化的工作值得去做。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董小易 通讯员 江歆 严敏 施总颖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