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对话浙大一院院长郑树森院士 看病的智慧是对生命的尊重本报 |
2014年04月30日 15:36:30 星期三 |
浙一提倡“看病不再找熟人”,一方面是提高效率,让想来看病的人都能及时就诊,二是实施单病种质量控制和临床路径等管理措施,让患同样毛病的人,不管找谁看病,治疗方案、治疗效果结果基本一致,从而保证质量、合理性,从源头上避免过度医疗。 记者:目前医务人员短缺,工作已超负荷,随着医疗服务量大幅增加,这个矛盾是否会越来越突出?患者良好的看病体验如何保证? 郑树森:是的,患者的看病体验与医院提供的服务效率是密切相关的。比如作为一名外科专家,我希望我的团队每一台手术都做得“干净利落”: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看病负担,从而加快床位周转,收治更多的新病人。 以后看病更需要技术支撑,但又不能只当作技术活。看病更需要智慧。 公众并不希望生老病死中只看到医学技术的进步,比如人快到终点,思维已离去,躯体尚存活,全身插满管子,用痛苦金钱换取生存的时间。这个不是医学的理想,也不是医术发展的终极目标。 看病的智慧是什么?是对生命的尊重,是对疾病自然规律的尊重,是对患者生活质量诉求的最大满足,是让每一位患者在看病过程中体验到一种莫大的心灵慰藉。 医生、医院服务的智慧是什么?不是仅仅给病人解除病痛,而是通过我们服务的拓展,向患者传递一种正能量:对原有不良生活习惯的反思,调动他们自己的抗疾病能力,主动去选择更好的生活方式,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行动力。 现在慢性疾病发病越来越低龄化,医院就诊病人越来越年轻,医疗服务要关照现代年轻人的生活状态,或许引进互联网思维是医疗服务的新增长点。“掌上浙一”在不远的将来可以做到:你可以不来医院,但你可以通过它,学习健康而智慧地生活。或许到那个时候,医生的负担就真的减轻了,医院也会得以长足的发展。 |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 编辑:徐文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