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改造后的城站广场 改造前的城站火车站 城站夜景 杭州城站火车站,昔日辉煌的交通枢纽,十多年过去,两座钟楼的指针再也走不动了,低沉的钟声戛然而止,小补小修对于城站来说已经失去意义。2014年以来,经历两次大改造后,城站一改昏暗、破旧的面貌,重焕新生。
城站究竟是如何蝶变的?城站管委会工程主管王坚、吴大应给我们揭开了谜底。就像亲手雕刻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城站的一砖一瓦他们再熟悉不过。竣工后的城站大气、整洁,谁也没有想到,他们在改造初期时候,连一根小小的电线也令人伤神。
昔日昏暗破旧 如今敞亮大气
5月,城站改造工程已经完美竣工,两番提升改造后,整个城站就像被唤醒了一般。敞亮大方的站厅,整齐划一的标识牌,无不显示着这座火车站的大气、现代。
“城站竣工后,美观、大气,跟我们最初的设计图是一模一样的。”王坚引导我们四处参观,作为杭州人,王坚对旧城站的印象颇深,灯光昏暗,吊顶发黄,消防设备老旧,下雨天隐约闻见一股霉味,破旧的路面坑坑洼洼,时常堵得一塌糊涂。
城站广场前两座标志性钟楼,见证了17年来以亿计的出站旅客,擦去了身上堆积了17年的灰尘,以新姿态诉说着城站的光荣历史。 明亮的城站依靠几百盏Led节能灯,能耗节省一半,而亮度则提高了一倍。
我们循着进站口阶梯而上,不禁被两侧的花箱所吸引。好奇的旅客所幸放弃了电动扶梯,步行而上,随路欣赏鲜花美景。扶梯两侧共放置了20个保温式花箱及4个水箱,种植了各类花卉及水生植物,为城站增加了些许秀气。
进站口楼梯两侧花箱 明亮的城站地下一层大厅改造前的地下一层大厅 2014年10月,饱经风霜的城站接受了15年来的首次大规模“美容”,主要是钟楼、站前广场、周边道路、建筑立面、广告牌规整以及广场一、二层的提升改造。
改造后,照明、通风、消防、电缆、标识牌等站内设施将全部换新,路面全部整修。站前广场“颜值”大幅提升,如果以航拍的角度俯瞰整个广场,美景更为别致,绿茵的草场被两边引道环绕,铁道从气派的城站大楼下穿而过,与地铁1号线相互交错。
2015年10月,二期改造工程随即提上日程,至今年1月20日竣工,主要是地下一层到达层的内部装修、出租车通道和南北车库的改造。
出站大厅,丝毫不见当年昏暗破旧的模样,其敞亮大气不输给新建不久的东站。大厅内四面通达,以铁围栏分流旅客,清晰简洁的路标将旅客引导至地铁站、公交站、出租车通道等出口。巨大的立柱上展示着杭州八大城区的风貌,散发着整座城市的魅力。
城站大楼夜景 东望天际线 夜景照亮旅人归途
夜幕低垂时,城站广场更像是一个恬静的姑娘,褪去了白日的喧嚣的外衣,还在旅途中的人们也不禁放慢匆匆的脚步,抬头望一眼站前广场和灯光璀璨的高楼大厦。
王坚说,如果从上塘高架望去,这广场一周夜景像极了天际线,便也称之为“东望天际线”。
4月份,城站广场周边大型高楼陆续被“点亮”,以暖白光为色调,新东方集团、杭州红楼大酒店、外海西湖国贸、红星文化大酒店以及中闽大厦都为旅人的夜晚添了几分姿色。
灯光璀璨的城站广场 工程主管:工程最复杂 要求最高
1999年的城站还充满青春激情,有建造者自信地称其“15年不落后。”然而,终究没有抵过岁月的摧残,站前两座标志性的钟楼也越走越慢。
“火车站是个开放的场所,不允许封闭施工,白天做些‘小动作’,晚上加班加点‘大动作’。”如此复杂浩大的提升改造工程,要从内部的管线说起,这些线路复杂老旧,管线怎么走?哪些管线不能拆?动工之前,都需要谨慎勘探。
“因为城站已经很老旧了,改造初期,所有图纸都不全,隐蔽工程都存在困难点。”城站是王坚和吴大应接触到最为繁琐、复杂、要求最高的工程。
改造的1年多期间,加班通宵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的事情。忙碌的时候,每天有70至80个工人同步作业。用王坚的话来说,就是每天爬上爬下,下来后整个人就灰头土脸。几番勘探后,改造就陆续开始了。
让王坚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年改造吊顶,大厅里搭满了脚手架,上方在施工,下方有旅客在走,安全成为最最要紧的两个字,所有工人都谨记在心。完工过后,两人压在心里的“石头”也就落地了。
城站
明珠城站 熠熠生辉
杭州站始建于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时称清泰站,老百姓管它叫“城站”。先后历经一次迁址,三次重建,最后一次重建于1999年,也就成了如今的杭州站。
蝶变新生的城站,一颗镶嵌在杭州上城区的明珠,于西湖东侧熠熠生辉,作为长三角旅游集散中心,每天迎送140个班次的列车,7万旅客来来往往。
城站的每一次变迁都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巨变,百年以来,城站看遍悲欢离合,城市兴盛巨变,依然泰然自若,屹立杭州中心城区——上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