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妇联“联百乡结千村访万户”第三批蹲点调研纪实
发布时间:2017-04-06 星期四   杭州网   来源:杭州网

    

 
市妇联副主席丁立燕宣讲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联百乡结千村访万户”蹲点调研活动已经在杭州持续走热,市妇联党员干部也不例外,副主席丁立燕带领最后3个组共6名干部肩负着责任,怀揣着热情,心系着百姓,走进淳安县金峰乡,宣讲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用脚丈量,用心聆听,对五龙村、百照村、蒋岭上村进行蹲点走访。

    五龙腾飞 文化育民

 
任江珍与92岁的奶奶交谈

    五龙村是金峰乡的东大门,是金峰乡离千岛湖城区最近的一个村,也是金峰乡拥有历史文化最丰富的一个村。这里有淳安历史上第一个地下党支部——茶园山地下党支部、与瀛山书院齐名的“凤山书院”、年代久远的“叶氏祠堂”和“节孝牌坊”古建筑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孕育了淳朴的村风民风。村里治安良好,家里可以夜不闭户。

    副主席丁立燕和儿童部调研员任江珍就负责联系这个村。村会计方小贵的母亲92岁高龄了,看起来却像70来岁的人,一见到妇联的同志,就亲热地拉起手,乐呵呵聊个不停,眉眼间的笑意让我们感受到了老人内心的幸福和知足。按照现在的政策,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能拿到政府发放的150元养老金,80岁以上每人每月有200元,90岁以上每人每月270元。到了年底,村里还专门拿出一笔钱来慰问60岁以上的老人。尽管金额不高,但村里的老人们都说现在国家政策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五龙村之前大部分村民都是千岛湖渔民,自从千岛湖捕鱼实行了新的管理政策后,村里有8个渔民申请办理了捕捞证,开展合法捕鱼。调研组到渔民吴国平家里时,他正在悠闲地看电视,新造的房子窗明几净,家里打理得整洁有序。平时,吴国平夫妻俩每天晚饭后出门捕鱼,凌晨四五点回来,每年收入有好几万元,靠着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小康的生活。

    五龙村也是金峰乡最早开设农家乐的村。从2007年左右开始,部分村民就是开始做农家乐,目前全村共有15户注册的农家乐,基本都是村民自己经营管理。村民吴国明的农家乐位于主干道旁,地段很好,生意红火,他准备今年过了旺季就重新装修一下,“把品味提高上去”。村民方延蛟的儿子告诉妇联干部,农家乐要办好,“必须把环境搞上去”,除了自己家的环境,周围的村容村貌也很重要,“要像桐庐的鸬鹚村那样”。的确,五龙村的农家乐起步早、交通便利,但是这几年来在经营理念、管理模式、环境面貌上并没有太大的提升,当别的乡镇的农家乐都在转型升级,开发民宿、微酒店等新业态的时候,五龙村的农家乐还在原地踏步。调研组向村里提出建议,组织村民去做得好的兄弟乡镇学习考察,要努力打开思路,提升理念,引进资源,转型提升,让乡村旅游实现跨越提升,让老百姓切实得到实惠。

    视界金峰 百照不厌

 
丁立燕与五龙村老年妇女交流

    初到百照村,桃花红,梨花白,菜花黄,人间已是四月天;莺儿啼,燕儿舞,蜂儿忙,树绕村庄尽春光。盘山公路、层层梯田,一边是绿油油的高山蔬菜,一边是远处的千岛湖山水美景。通过持续的特色村、精品村、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等项目建设,村庄面貌不断改观,2009年5月份,《杭州日报》金峰摄影基地在百照村挂牌后,各地的摄影爱好者、发烧友到百照村拍摄采风。“视界金峰、百照不厌”的品牌美誉度日益提高。

    百照村距离金峰乡政府所在地近10公里,平均海拔500米。由留屋、泽塘里、百罗三个自然村组成。三个村相距甚远,机关党委副书记胡建红和办公室副科级协调员索蕾每天搭乘村民的车进村,沿途遇到有步行上下山的村民,司机师傅都会主动停车,捎上一程,司机告诉她们“因为百照村不通车,村民出行很不方便,但凡车上有空位,我只要看到路上有人,不管是否认识,都会把他们捎上”。

    在与曾经担任过泽塘里的村支书李大真的交谈中,更是深深感受到一个老党员、老支书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村两委马上要换届选举,我儿子也要回来参加的,只要村里发展有需要,我肯定支持他”“村里集体的事情,我肯定要管的,比如需要出劳力,不用叫,我都会去的。再比如,修路了,尽管不要我们出钱,但是国家的钱政府的钱投进去,工程质量我们要去监督的,不能出现豆腐渣工程”。老支书还谈到对子女的教育,他的女儿在淳安县城的学校当老师;儿子曾经在杭州的企业担任车间主任,还是西湖区优秀共青团员,如今在淳安县城开公司,好家风好家教可见一斑。这次的蹲点活动,与其说是访民情察民意解民忧的需要,不如说是一次党员干部受教育振精神转作风的过程。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索蕾了解86岁村民的收入、健康情况

    应满红,1972年出生的他已经头发花白,看似地道的村干部,却是从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资产经营集团的党委副书记成为了蒋岭上村的“第一书记”,为了蒋岭上村举家搬到淳安,为了他,儿子离开大城市到千岛湖的学校就读,妻子离开杭州到淳安与爷俩相伴。他坐过蒋岭上村每一个农户家的板凳,跟每一位村民拉过家常,真正做到了“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曲折山路见证了他为蒋岭上日夜奔波的身影。

    在应满红的带领下,村里完成了祠堂修缮、污水整治、山塘水库加固、物业房新建等工程;登山观景游步道等项目正在抓紧建设;成立土豆合作社,帮助销售土豆、山核桃、柿子等无公害农产品,让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增加3000元。他明确了以中药材、油茶为重点的村级经济发展思路,以政策扶持的方式,引导村民根据实际情况,自愿建起近40亩的覆盆子基地,种下了2000多斤黄精种子,恢复了近50亩油茶基地,并主动拿出自己2万多元的下乡补贴用于发展特色经济。

    如今,蒋岭上村不仅摘掉了软弱落后村的帽子,强村富民之路也越走越宽。省市多家媒体曾报道过应满红的先进事迹,2016年“七一”期间被授予浙江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同年底被提名为“金牛奖”前20名候选人。

作者:记者 余琼雅 通讯员 雍玥   编辑:徐洁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上一篇] 市运管局探寻深山村公共交通优化方案[下一篇] 市考评办赴枫树岭镇蹲点调研
      中共杭州市委组织部 主办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浙ICP备06052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