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林水局:对提升临安市河桥镇农民饮水品质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05-03 星期三   杭州网   来源:杭州党建网

问题分析。临安市河桥镇下辖11个行政村,总人口1.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73万人,占96%。由于基础薄弱、建时标准不一、资金缺乏以及使用年限较长等原因,该镇农村饮水安全存在一定隐患,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河桥镇农村供水设施“小、广、散”。目前该镇日供水规模超过200吨的工程仅2处,受益人口2863人;20吨~200吨的工程27处,受益人口11567人;20吨及以下和20人及以下分散式供水仍有157处,受益人口2850人,占全镇农村人口的16.5%。

2.水质达标率低。在分散式供水中,部分采取多户联合出资的方式,水源取自相对“干净”的深井水;部分用户直接从附近水池取水,水质达标率较低,无法满足日常饮用需要。

3.水源稳定性不够。在旱季易出现工程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等问题,部分涉及该问题群众对能喝上优质水的愿望十分强烈。此外,受传统观念影响,不同程度存在着用水浪费、管理滞后、水费收缴困难等现象。

解决思路。市林水局将会同临安市水利水电局、河桥镇政府,深入研究提升该镇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协同有关单位部门,加快推进昌化自来水厂扩建工程和供水管网延伸工程,提升供水保证率、水质合格率。

河桥镇农村饮用水的情况,在我市部分农村特别是西部山区县市也有存在。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农村饮水品质,对我市农村饮水工程有如下建议:

1.提高建设标准。按照“能延则延、能并则并、能扩则扩”的原则,分类提高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标准。对距离城镇水厂较近的地区尽量延伸城镇水厂管道,实现“以大带小、以城带乡、同网同质、同网同价”。对距离城镇水厂较远的农村联村并网小型供水工程,采取“以大并小、小小联合”的方式,改扩建一批跨村、跨乡镇的设计日供水规模200吨以上的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替代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和分散式供水工程,形成“多村一厂”的大水厂布局。对地处偏远、人口稀少、水源条件有限、无法实现规模化发展的区块,按照“一点一策”,因地制宜提出标准化提升改造方案。

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对山区乡镇的相关财政支持力度,建议经调研后,在省水利厅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的基础上,出台杭州市对区、县(市)的财政支持政策,补助标准应高于2014—2016年度,补助对象为《杭州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浙江省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中确定的人口数量和建设项目。

3.加强供水工程管理。对200吨及以上农村供水工程基本实现标准化管理,新建工程建成投入使用时须同步实现标准化管理。积极打造“互联网+水利”新模式,努力提升农村供水工程信息化水平。

4.抓好长效管理。实施农村饮水有偿使用制度,加强水费收取管理,专款用于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维修、养护等。积极推广富阳区上官乡大盛村“刷卡用水制度”,实现用水有序化管理和保护节约水资源的目标。加强监督考核,规范日常管护、水质消毒、水源保护、水费征收等事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落实“河长制”的重要内容和上级补助运行管理经费的依据,实现农村饮用水长效管理。

作者:   编辑:郑海云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
      [上一篇] 市检察院第三调研组:淳安县石林镇千岛湖村山区农民增收问题现状及解决对策[下一篇] 市交投集团:以蹲点调研为契机助推打造环三江口交通圈
      中共杭州市委组织部 主办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浙ICP备060521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