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大国之治迈向强国之治——新中国70年社会治理现代化巡礼
发布时间:2019-09-21 09:16:23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社会治理现代化,必然是治理方式的现代化,从单纯行政手段向综合运用各种方式方法转变。

一网联通世界。当今,社会治理正在步入“智治”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用信息化手段更好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决策施政。

每天清晨,四川省泸州市公安局龙马潭区分局红星派出所民警郭奔上班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打开电脑,对大驿坝社区的23个居民小区进行一次“鼠标巡逻”。

“每半个小时,警务室值班民警就会对重点区域开展一次‘鼠标巡逻’,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刻通报处理。”郭奔说。

网络时代,社会治理方式正在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

作为数字中国建设重头戏,我国公共安全、社会治理加快进入云时代。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对城市监测预警、应急指挥、智能决策、事件管理、协同联动等实现综合服务,让社会治理驶上“高速公路”,正在全国落地见效。

为避免“神经末梢”问题上升到“中枢神经”层面解决,在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坐标,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打通“微循环”方面,基层不断创新实践。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虚拟空间不是虚假空间。

提升网络空间综合治理能力,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出清朗的网络空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

制定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法治网、办网、用网提供基本依据;从打击网络电信诈骗到开展“净网”“剑网”“清源”“护苗”等系列专项治理行动,惩治网络犯罪决不手软;针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多部门协作配合,形成治理合力,有力筑牢公民个人信息防护墙……从源头治理抓起,解决突出问题,网络空间日益清朗。

重点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打造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前线指挥部”,使市域成为风险隐患解决在萌芽、基层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层级。

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到2020年,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到2035年,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

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到2022年,基本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到2035年,基本形成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目标相适应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一串串数据、一项项成果,印证70年来社会治理的发展进步。

“社会治理是一门科学。”处理好治理与民生的关系,从源头减少社会矛盾;处理好活力与秩序的关系,实现社会有序运行与活力迸发相统一、相协调;处理好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强化法治保障、弘扬社会正气。

70年,民生加快改善,社会治理不断完善,“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闪耀在中国共产党的时代答卷上。

从2020年到2035年,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将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未来可期,一个更加稳定、平安、和谐的中国正在向我们走来……据新华社北京9月20日电 

来源:新华社   作者:   编辑:郑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