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阿概况   地理区位   前沿动态    杭网追踪 援建成果    援建故事   阿克苏特产  阿克苏风光
 
您现在的位置: 杭州网>>援建阿克苏 杭州在行动>>
两年时间,他让后进小学变了样,援疆教师陆瑞敬——当校长的挑战,一个接一个
2020-08-31 10:58:42杭州网

浙江日报

即使在暑假,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第一小学校长陆瑞敬依旧忙碌。

送别毕业生、准备迎接新生、培训年轻教师、优化管理方案……一件件事情,让他分身乏术。但学生成长、教师进步、学校教育水平提升……一点点改变,又让他甘之如饴。

自2014年以来,浙江推进从幼儿园到大学“全链式推进”“全学科覆盖”“全员培训”的组团式教育援疆模式,累计选派援疆教师1569人,助力阿克苏地区和兵团第一师教育水平、教学质量提升。两年前,浙江创新教育援疆模式,从“教师支援”向“学校托管”转变。首个试点,选在了乌什县第一小学。作为阿克苏两个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之一,乌什县基础教育薄弱,国语教学难度很大,而乌什县第一小学的教学成绩常年排名全县倒数第一。

“全托管”如何“托”?后进小学的命运如何改变?2018年8月,衢州市教育考试院副书记陆瑞敬身负重任,跨越万里到达乌什。他说:“要像一颗红柳的种子,扎根沙漠,带去生机。”

当好一块砖,

哪里需要哪里搬

陆瑞敬坦言,初到乌什县第一小学,“压力很大”。

这座位于阿克苏乌什县热斯太大街上的学校,两年前并不起眼,不仅设施破旧,教学质量也堪忧。但浙江省与衢州市援疆指挥部选择的第一所托管学校便是它。

对于这项艰巨的任务,陆瑞敬一开始“有点懵”。一来,他未曾想过援疆,二来父母年迈、儿子正上高二,不想把家庭的担子压到妻子一人身上。不曾想,“说客”接连到访,衢州教育界老前辈也上门劝说:“你当过中学校长,又在教育局干了十来年,懂教学也懂管理。那边学校基础太差,只有你能挑重担了。”

“那就当好一块砖吧,哪里需要哪里搬。”陆瑞敬慎重思考两天后,应下了这门差事。

乌什县第一小学什么模样?当年5月20日,趁着送一批援疆人才到阿克苏的契机,陆瑞敬在那里蹲点了半个月。二个月后,他又带着7名援疆骨干教师,对200多名学生进行了一次摸底测试。

“语文、数学平均分只有39分。”谈起那次考试,陆瑞敬用“难以置信”四个字来形容当时的感受。而全校18个班、960名学生,却只有40名教师。除了教学、值班,教师还要结对农村、定期下沉,教室里常常是高年级学生带着低年级上课。

这样的学校怎么“托”,陆瑞敬心里没底。但换种思路,这又未尝不是好事,“反正已经在谷底了,每拼一把都算进步。”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沈晶晶 陈佳莹 张安阳 通讯员 叶锡挺    编辑:高婷婷    
 
援阿概况

    2010年6月,杭州市援疆指挥部作为“全国第一批,全省第一个”率先进驻新疆阿克苏市开展援建工作。
    依据部署,援建共10年,目标到2020年,帮助阿克苏市实现小康。[详细]

援阿规划
  杭州援建阿克苏,大致分为项目援助、智力援助、产业援助三个方面。项目援助主要是投入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智力援助方面,杭州将通过人才的培养,保证其长久的发展。产业援助方面,杭州通过吸引浙商投资办厂等方式,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详细]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策划、编辑:林尧   陈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