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与旧日渐圆融
美丽经济跃升美丽生活
事实证明,俞祖根的想法是正确的。
许多个温暖的午后,夏莉萍都是在师父融设计图书馆联合创始人Christoph John的教导下,将几条细细的金属手中反复缠绕,渐渐编织成灯笼,慢慢度过了一天又一天。圆形的可爱灯笼,仿佛象征着东与西、新与旧的和谐圆融。
夏莉萍的收获不仅仅是多学了一门手艺。连她对下一代的教育方式,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更多时候善于去倾听和鼓励;5岁的女儿也越来越开朗大方,喜欢主动和村里的外国人聊天,喜欢参加青山自然学校组织的活动,“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国际化’的村子里,见识也和以前不同了。”夏莉萍笑笑说。
“废弃的礼堂成了图书馆,破旧的小学成了自然学校,老皮鞋厂成了麦芒基地,村里好像一下子变‘年轻’了。”村民王康云说,这些年,村里源源不断来了许多新村民和游客,节假日变得热闹欢乐,路上还常常能看到外国友人。“村民们开起了农家乐、民宿,收入也增加了,这些都是以前做梦都想不到的。”
诚然,青山村的改变,不仅铺陈在目之所及,也体现在村民日渐涨鼓的“钱袋子”里。以融设计图书馆和青山自然学校为例,这两个项目年吸引人流量近4万人次,而在它们的带动下,一批文旅企业、体育健身项目也正在着手规划建设。产业的发展,带动了集体经济的壮大,2019年青山村集体收入达到66.8万余元,较上年增长50.25%。
未来乡村
就是我们“向往的生活”
滴水见太阳。2019年10月,青山村被余杭区政府正式确定为“未来乡村实验区”,青山村的发展由此步入全新阶段。
依照余杭区“未来乡村实验区”改革实施方案和黄湖镇打造“未来乡村实验区”实施意见,结合黄湖镇青山村现有资源禀赋和良好发展态势,到2022年,青山村美丽乡村建设、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显著增强,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乡风文明全面革新,村集体经济增长率和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走在全区前列。
同时,新、老村民的主体作用会得到充分发挥,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进一步强化,人才帮扶政策及人才公寓建设会更加务实,公益文化教育与志愿者服务活动会更加普及……一笔一笔勾勒,一层一层渲染,一点一滴研磨,“一池青绿龙坞水”正折射出“未来乡村”更加饱满馥郁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