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钱江新城。杭州日报记者 李忠 摄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也是各地“全力拼经济”的奋斗之年。作为全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沪苏浙皖如何发挥“头羊”作用,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全国两会期间,杭州日报、杭+新闻联动新安晚报、大皖新闻、澎湃新闻、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等沪苏浙皖主流媒体,邀请三省一市的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从产业、科创、生态、人才、机制体制创新等方面,共议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共同发出“爱拼‘长’会赢”的奋进之声。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刘锐
推动人才高质量集聚
从人才载体平台看,长三角地区集聚了大量的高能级人才载体,拥有全国约1/4的“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集成电路和软件信息服务产业规模分别约占全国的1/2、1/3;三省一市共有本科层次高校221所,为长三角人才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长三角地区民营经济发达,但是民营企业引才还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留住人才。”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刘锐说,要想高质量发展,绝不能依靠企业去单打独斗,而是要依靠区域创新环境的建设和人才的集聚。
“找领军人才固然很重要,但是,往往需要骨干人才形成人才链,否则很难让领军人才发挥出真正的价值。”刘锐建议,在长三角各区域建立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把人才进行集聚,把企业产学研集中在一起,把跨区域跨学科的人才集中在一起,针对一些共同的科创需求进行研发,给企业提供创新链和人才链,这样才能把产业链进一步做强。
“归根结底,要打破人才体制机制限制,通过灵活高效的运作模式和市场化手段,推动人才高质量集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刘锐说。
全国人大代表、湖州太平微特电机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施文美
推进中小城市一体化发展
长三角地区中小城市如何与上海大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联动合作?全国人大代表、湖州太平微特电机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施文美认为,亟需相关部门在战略层面加以审视,深化体制改革,以行政手段进一步加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
一是突破行政壁垒,推广实施一体化协作新机制。建议加大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112项改革成果的复制推广工作,以示范区毗邻区域为试点,如在上海大都市圈划定的环太湖协作示范区,加快中小城市与中心城市一体化协作。
二是合理优化都市圈各城市分工,差异化增强中小城市功能。统一规划都市圈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中心城市与都市圈内其他城市间的交通、产业、环保、市场、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的充分衔接;优化城市功能分工,结合产业转移承接,统筹产业链供应链在都市圈内的布局,推动都市圈中心城市的非核心功能向周边县域城市疏解。
三是支持长三角区域性中小城市建设。充分发挥“城尾乡头”的衔接作用,放大龙头城市的引领辐射作用,支持在长三角区域选择一批有地域条件、历史文化渊源、经济联系的中小城市开展区域一体化试点,推动边际区域的跨省际合作,加强高铁、城际、高速等交通网络建设,形成适应新常态的发展格局,打造一批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中小城市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