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权衡
构建长三角一体化新发展格局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经迈出了很扎实的一步,放眼未来,构建长三角一体化的新发展格局,四地在三个方面要迈出更加实质性的步伐。”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权衡说。
首先要率先构建起一体化的产业链、供应链,切实推动长三角地区在产业供求对接,大中小企业链接、上中下游产业配套,供应链、产业链的相互衔接上,发挥更大的创新发展和示范作用。
其次,要在长三角乃至长江经济带形成一个科技创新共同体,“这意味着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的协同发力,以及各自的优势互补和分工合作,形成并发挥一体化整体效应”。
此外,长三角人均经济的规模和能级等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高质量”上要继续开拓新路子,特别是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率等。
“未来,长三角是向世界率先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样板区,一定会走出一条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一定会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继续探路。”对于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权衡充满信心。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学院副院长曹阿民
推动区域科创一体化发展
为推动区域科创一体化进一步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学院副院长曹阿民建议,进一步发挥科技部的顶层设计作用,加强对三省一市科技创新的规划布局,推动长三角地区形成区域层面定位分工合理、资源协同互补的良好格局;充分运用长三角科技创新资源与开放优势,聚焦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开展科研机构成果转化制度、应用技术标准化体系建设等试点,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模式。
同时,曹阿民提出,三省一市政府应以大项目为牵引,用具体动作推动实际联合;以长三角科研院所联盟成员单位为基础,瞄准应用技术研究,实施长三角科技创新联合攻关专项,强化长三角区域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联合攻关;从政策的协调性与一致性入手,构建区域内信息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机制,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从阶段性合作向长期制度性联合加速转变。
此外,曹阿民建议三省一市地级市以产业需求为切入口,以需求牵引推动实际联合;聚焦区域内重点产业与龙头企业,定期梳理、凝练产业共性需求与企业技术痛点,形成需求清单;集成联盟成员单位技术、人才、项目等优势资源,打通产业链、创新链信息资源壁垒,联合打造面向长三角的“技术研发+人才培育+中试孵化”的“长科创”资源平台。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
打造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我们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将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打造成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对记者说。
刘庆的另一个身份是国家重点布局建设的三个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之一——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负责人。在他看来,长三角科创一体化根本任务是促进长三角区域创新链和产业链、创新要素和产业要素的深度融合。为响应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于2020年应运而生。该创新中心一头连接近150家海内外高水平战略合作高校机构作为资源端,一头连接区域内近300家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为需求端,准确地获取企业需求,征集提炼企业技术需求1200多项,组织研发载体、海内外合作高校开展联合攻关,解决了400多项实际问题。
“在推进长三角科创一体化的道路上,国创中心还将持续深化区域协同创新,针对产业发展短板弱项更有针对性地集聚创新人才、组织技术攻关,依靠科技创新不断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新优势。”刘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