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安县梓桐镇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浅析
市教育局蹲点调研组
问题分析。市教育局蹲点调研淳安县梓桐镇期间,就农村发展教育问题对学生、教师和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虽然近年来,当地政府和群众高度支持教育事业,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但对照建设“独具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让全市人民享有更好教育的要求,梓桐镇基础教育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问题有:
1.中小学生源萎缩严重。梓桐镇现有初中、中心小学、完小各一所,由于当地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城乡教育质量差距较大等原因,生源大量流失。目前,全镇常住人口为1.7万,但梓桐镇小学、初中学生人数仅为295名、198名。
2.幼儿园硬件设施不足。梓桐镇现有中心幼儿园一个,胡江、里桐两个教学点。中心幼儿园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8.02平方米,两项指标均未达到浙江省普通幼儿园建设标准。胡江、里桐两个教学点校舍简陋,硬件设施不足。
3.师资队伍素质提升难度大。由于整体待遇较低、生活环境较差等多方面原因,该地对优秀教师的吸附力不足,且原有骨干教师年龄不断老化,师资队伍素质提升任务艰巨。
解决思路。在梓桐镇初级中学与下沙中学、梓桐镇中心小学与西湖小学、梓桐镇完小与文一街小学结对互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双方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教科研、教师和学生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同时做好县域内学校发展联盟建设,循序渐进地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扶持方式转变。
1.推进智慧教育建设与应用。完善梓桐镇中小学校信息网络设施,提升网络带宽,实现“校校通、班班通”。积极利用名师公开课、云学堂等信息化手段,共享杭州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多样化、个性化学习。
2.改善办学条件。利用杭州市实施学前教育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契机,借助联乡结村帮扶平台,上下联动,多方合力,做好幼儿园硬件设施规划和建设,改善梓桐镇学前教育办学条件。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县域内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校长交流工作,深化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向农村教师倾斜,实施杭州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高农村教师收入待遇,加大农村教师培养培训力度。
富阳区万市镇山区农户增收难问题浅析
市农业局蹲点调研组
问题分析。万市镇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4465元,和我市农民平均纯收入27908元相比尚有一定差距。市农业局在蹲点调研中发现,这一方面是由于该镇地处富阳区西部山区,耕种条件较差导致农业生产受到制约,另一方面是该镇许多山区、半山区的农民,既达不到扶贫标准,难以享受扶贫政策,也得不到多数支农政策的惠及。
解决思路。市农业局根据调研反馈的情况,仔细研究后认为,高科技、大投入的项目对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素质较低、资金实力薄弱的山区纯农来说,很难接手,可以将茶叶、水果、中药材、花卉等经作产业作为山区农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将目标帮扶人群锁定在具有一定增收资源、劳动力条件和接受带动能力的农户,通过产业发展,促农增收。一方面,根据该镇农业人群、农业发展障碍和产业节点等方面存在的不同,因地制宜制定政策、加强分类指导。另一方面,通过产业基地的建设,示范组织、统一服务平台的搭建,破解处于山区的农民单家独户难以解决的瓶颈制约,发挥支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1.优化产业布局,推动集聚化发展。万市镇由于地处山区,农业碎片化现象比较严重,加上基础薄弱,产业化程度较低。可以对该镇同一区域集聚区内,尤其是新垦造耕地,种植优新品种100亩以上的基地予以扶持,并配套解决沟渠、园道等配套设施,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发展层次。
2.加快构建示范服务中心。根据各大经作产业的薄弱环节,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帮扶主体搭建平台。通过茶叶炒制服务、果品产后处理服务、中药材收购与初加工等高效适度规模生产服务,有效地弥补该镇分散经营,导致山区经作产业技术水平低、经营规模小、市场适应能力弱等问题。
3.实施统一共用品牌带动。后端品牌营销一直是农户们的最大短板。在帮扶手段上,通过对包装印刷、品牌推介环节的资金扶持,鼓励引导有品牌意识、有品牌影响力的主体,通过统一收购、品牌、销售,带动山区散小纯农户进行溢价销售。
下一步,市农业局将继续通过分类指导、分层施策,在山区纯农群体和产业增收等节点上精准施策,突出完善公共基础设施降低生产成本,突出共同服务和共用品牌提高产业效益,利用多元化平台扩大山区纯农的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