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阿概况   地理区位   前沿动态    杭网追踪 援建成果    援建故事   阿克苏特产  阿克苏风光
 
您现在的位置: 杭州网>>援建阿克苏 杭州在行动>>
天山南麓,小康风景美如画
2020-08-06 14:07:28杭州网

对口支援10年来,浙江助力阿克苏乡村脱贫增收

浙江日报

在阿克苏,遇见一个以“浙江元素”命名的村庄,千万别惊讶。

2010年,随着中央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开展,浙江与阿克苏地区和兵团一师“结缘”。10年来,一批批干部人才扎根天山南麓,也将浙江开展“千万工程”、建设美丽乡村的智慧带到西北边陲,助力一个个村庄蜕变。

为感谢浙江倾情援助,库如力村、莫玛铁热克村等阿克苏村庄,有了全新名字——温宿·金华新村、甬库团结村等。村庄的变迁,映照的是多年对口支援下农村环境整治、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的进程。当地村民说,现在,没人比他们更清楚那种滋味——那是小康梦想即将实现、美好未来近在咫尺的幸福滋味。

浙江援阿10周年之际,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盛夏时节,我们从东海之滨出发,跨越雪山、戈壁,寻访阿克苏乡村的今昔。

诗意栖居的梦想

已经触手可及

阿克苏的夜,来得比浙江迟一些。

晚上8时多,新和县塔木托拉克村村民买买提·阿乌里,忙完一天工作回到家时,天空依然澄澈明亮。妻子尼亚散木·托合提早已在院子里支起桌子、摆上晚餐。一家六口围坐,葡萄架下不时传来笑声。

简简单单一个“家”字,上有遮风避雨的屋檐,下有安身立命的财富,寄托千百年来无数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0多年前,买买提觉得,自己的生活距离这个字的内涵遥不可及,“一家人挤一个房间睡觉,厨房旁边就是牛栏,吃饭都能闻到臭味。”随着儿女渐渐长大,夫妻俩改善居住环境的心情越发迫切。

“农房牵一发而动全身,它不仅是村民的大事,也是农村的大事,是关系乡村风貌与发展的大事。”丽水援疆指挥部规划项目组组长楼洪说,2010年丽水对口支援新和县以来,如何让村民过上有品质的生活,是他们思考最多、投工最多的事。

改变买买提生活的契机很快到来。2011年,在中央、地方和浙江援疆力量推动下,阿克苏地区农村富民安居工程全面启动。

“一套安居房,自费两万元,补贴两万九,天底下竟有这样的好事!”至今,回想村委会召集他们、告知政府补助标准时的情景,买买提仍难掩激动。当时,他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第二年初,村里首批安居房建成,家家户户备好抓饭、烤肉和水果,人们相互串门、唱歌跳舞庆贺。

我们走进买买提家,庭院左侧是占地近80平方米的居住区,客厅、厨房、卧室和卫生间宽敞明亮,右侧是绿意盎然的种植区,番茄、黄瓜、小白杏等果蔬长得正盛,前方是干净整洁的养殖区,牛、羊、鸡等畜禽在栏。

这一足有1000平方米、融合维吾尔族传统与现代生活特征的房屋,让所有人直呼“羡慕”。买买提脸上的笑容,带着自得与满足。

楼洪告诉我们,就在上个月,新和县1833套安居房全部建成,率先完成了全年建设任务。而10年来,在整个阿克苏地区和兵团一师,浙江累计投入40余亿元,助力近38万户农牧民改善居住环境。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需要进一步从农房向全域拓展,向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延伸。”楼洪说,这也正是浙江干部的“拿手好戏”,2003年以来,浙江深入推进“千万工程”,开展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启动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大花园建设等行动,让2万多个村庄变为天蓝、地净、水清的美丽家园,“援疆工作,除了资金、技术帮扶,更重要的是把好的经验带到这里。”

在新和县依其艾日镇加依村,我们看到了先行先试的样本。

这个距离县城仅6公里的村庄,1092名村民大半从事民族乐器制作,是远近闻名的“中国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因此,在富民安居工程推进过程中,新和与丽水十分注重融入民俗文化,助力乡村风貌美学升级。

宽敞的道路沿着黄褐色外墙的民居,通向村庄深处。家家户户鲜花绿树掩映,麦草与黄土混合涂抹而成的墙壁,展现古老建筑风格。村庄中心的龟兹文化乐器展示中心,陈列着唐朝以来各式乐器、雕塑、壁画,充满独特文化魅力。10多年前的脏乱差村,如今成了“人在房中、房在画中”的花园。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每天的心情都是舒畅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艾依提·依明的家,正是其中一栋两层小楼。说话间,他从悬挂着都塔尔、弹拨儿、热瓦甫等乐器的墙上取下一个,弹拨起来。他的身边,16岁的女儿翩翩起舞。

悠扬的音乐中,每个人都感受到:“诗意栖居”的梦想,已经触手可及。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沈晶晶 陈佳莹 张安阳 通讯员 叶锡挺    编辑:高婷婷    
 
援阿概况

    2010年6月,杭州市援疆指挥部作为“全国第一批,全省第一个”率先进驻新疆阿克苏市开展援建工作。
    依据部署,援建共10年,目标到2020年,帮助阿克苏市实现小康。[详细]

援阿规划
  杭州援建阿克苏,大致分为项目援助、智力援助、产业援助三个方面。项目援助主要是投入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智力援助方面,杭州将通过人才的培养,保证其长久的发展。产业援助方面,杭州通过吸引浙商投资办厂等方式,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详细]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策划、编辑:林尧   陈少思